深秋枯黃的樹葉落了一地,空氣中透著一絲清涼,我走在那條熟悉的小路上,一個人哭泣著,耳邊是媽媽的責罵聲:“你怎么這么沒用,連這么點小事都做不好?”媽媽,在你的眼中我真的那么沒用嗎?在你的眼中我真的一無是處嗎?小時候,我跌倒了,你總是叫我起來,從不拉我一把;小學時,遇到生爐子值日,別的孩子都有母親給幫忙,你總是讓我自己學;治沙、植樹勞動,別的孩子的母親都帶著吃的、喝的到勞動工地看望,就你,好像壓根兒不知道這回事似的;還有……哎!人們都說,天生我材必有用,但是您為什么就這樣說我無用呢?不就是因為我沒把衣服洗干凈,你至于發這么大上午火嗎?忽然一個念頭在我心中涌起,是不是媽媽根本就不愛我。
今天早晨的一幕又浮現在我腦海中。今天早晨,媽媽很早就去地里干活了,臨走時把自己的幾件衣服拿出來讓我洗。媽媽走后,我很快就行動了,因為我想看到媽媽欣慰的笑容,我想讓她知道女兒已經長大了。我麻利的提水、浸泡、翻洗、漂透、甩水、晾曬,終于可以滿意的坐下來休息了。很快媽媽就回來了,對著我洗的衣服,左看看右瞧瞧,忽然臉一沉:“你看,這兒都沒洗干凈,你怎么這么沒用,連這么點小事都做不好。”我期待的笑容變成了呵斥。我不知道該說什么,只是輕輕的走出家門。
走在村邊的小路上,我無心看一眼路邊綠油油的莊稼,飛舞的蝴蝶不再那么美麗,反而叫人的心跟著飄忽不定,我覺得媽媽根本就不愛我,不就是這么點小事嗎?路邊一位母親正撫摩著自己孩子額頭,多么溫馨、愜意啊,我不由的投去羨慕的目光,一股莫名的妒忌涌上心頭。我不知道被母親百般呵護是什么感覺?我不知道被濃濃的母愛包圍是什么感覺?哎!媽媽你給我的永遠都是責怪、呵斥。
晚上回家后,我一直沉默不語。吃完飯后,我就到廚房洗碗,忽然聽到爸爸小聲跟媽媽說:“干嗎對孩子那么兇,她還小,你應該去鼓勵她,而不是呵斥她”。又聽到媽媽哽咽著說:“你以為我忍心嗎?當呵斥她的時候,我有多難受你知道嗎?但我必須這樣做,我不想讓她成為溫室里的花苗,永遠長不大”。頓時,淚花在我的眼眶里打轉,原來我錯怪媽媽了,她一直愛著我,只是換了一種愛的方式而已。不是嗎,同齡的孩子,我有他們嬌嫩嗎?學校里老師總喜歡給我布置班務,不就是最放心我嗎?周圍不是有很多人夸我是個好苗苗嗎?
但我默然回首,發現愛依然在,于是心靈的傷開始愈合,只留下了美麗的疤痕,記敘著這不一樣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