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先對分段的感受是分段分的少,可以偷懶,當作耳邊風。
看了翰林老師說才明白,我們的生活是一段一段的,以吃飯為例,先得做飯炒菜,再把飯菜端上桌子,放好碗筷,最后再享用。即使是吃一口飯菜,也可分為張嘴、把飯菜送入口中、咀嚼、下咽這幾步。不過我還是疑惑不解。
不過,我通過《小河領路》這篇文章體會到了,要是沒有分段的話,文章就會像大海一樣永無止盡,而且還會讓讀者臉變得通紅,一下子喘不過氣來。所以,看到沒有分段而且字也寫的密密麻麻的話,就算再有意思,讀者也不愿意讀了。所以,一定要分好段,而且最好要多一點。
這讓我體會到了,文章一定要分段,并不是有意思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