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我、爸爸還有爸爸學校的老師們一起乘車來到了風景秀麗山明水秀的國家級旅游勝地——福建武夷山。武夷山僅有22萬人口,但在它的頭上卻閃耀著“自然”和“文化”兩重光芒。“自然”是因為它的地質,武夷山屬丹霞地貌,石頭基本呈赤褐色。武夷山的“文化”則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吳越時期。武夷山以其特有的迷人景色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八方賓朋。
上午,我們爬了天游峰。天游峰是一整塊矗立在地面上的大石頭,整個石頭光禿禿的,沒有雜草更沒有樹木。人走在上面,直接暴露在太陽的照射下。上山的路完全從石壁上開鑿出來,相當陡峭,有些地方我是手腳并用地在爬。天游峰一共有888個臺階,意思是“發發發”。爬到半山腰的時候,我看見有人將繩子拴在了上山的欄桿上,然后手抓著繩子,腳一步一步地、小心翼翼地沿著陡峭的石壁往下走,把游客隨手扔在那里的塑料瓶給撿起來,再慢慢地沿著光滑又陡峭的石壁爬上來。看到這里,游人們都嘖嘖稱贊,不少人還拿出相機把這一瞬間記錄下來。我也覺得原來骯臟的山壁分外地漂亮起來,心里不禁對他頓生敬意。我想我們在石階上走走都不敢,可他們卻能在沒有任何護欄的陡壁上行走。我知道,他們是為了保護環境才冒著生命危險去撿垃圾的。我們為了清潔工的生命,也為了保護環境,千萬不能隨便亂扔垃圾了。
下午我們又去了“水簾洞”。其實,“水簾洞”并不是一個洞,而是道家的一個說法——似洞非洞。因為山體上部凸出,下部凹進,從山頂流下來的雨水,凌空而下,形成“水簾洞”。我們來到了“水簾洞”的第一簾——“珠簾”。為什么叫“珠簾”呢?還是讓我來告訴你吧。因為它滴下來的水,像一串一串的晶瑩剔透的珍珠,所以叫“珠簾”。導游指著對面的一塊石頭問我們:“看到一條龍的形狀了嗎?”“看到了!看到了!”我興奮地說。第二簾叫做“瑞瀑簾”。當我們爬到半山腰的時候,在我們的左手邊有一塊巖石,名叫“鷹嘴巖”,遠遠望去,就像老鷹的下巴。到了峰頂的“水簾洞”我看見巖壁上有一個鳳凰的頭,據說池塘底下還有一條龍,龍鳳呈祥。因此,這里是一個非常吉祥的地方。許多游客到了這里,都要圍著“水簾洞”走上三圈,男的從左邊開始走,女的從右邊開始走,為的是求得官運、財運、桃花運。
走一線天的時候,我看到一種白色的蝙蝠。從一線天出來,大家都忙著從別人身上找蝠糞,以相互取樂。許多人都幸運地中彩了,我的帽子上也幸運地得到了一堆“福份”。
一天的游玩就在我們的歡笑聲中劃上了靚麗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