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祖國,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人問你:“在這個世界上你最愛什么?”我想一定會爽快地回答:“我最愛祖國!”的確,我們偉大的祖國是一個富饒遼闊、山河壯麗、土地肥沃、特產豐富的國家。
她像一位巨人,屹立在世界東方。我們熱愛祖國,如同熱愛我們的母親,因為母親是我們的心靈、身體的來源與歸宿。祖國的甘泉、母親的浮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優秀兒女。他們為了自己的理想,不惜自己的生命,為了偉大的中華民族,迎來一輪又一輪的朝陽。著名的愛國主義將領鄧世昌在黃海戰役中奮勇殺敵,表現了非凡的勇氣和膽識。在激戰中,“致遠”艦沉重打擊了敵人,自身也中了數彈,彈藥也耗盡了,艦身傾斜,即將沉沒,在這危險的時刻,只要跳下水,就還有生存的希望,但為了國家,鄧世昌毅然對全艦將士說:“我們從軍衛國,早把生死置之度外,現在我們要拼死報效祖國。”
說完他下令,將“致遠”艦沖向敵艦“吉野”號,要同歸于盡,不幸中了魚雷,最終沉沒在黃海的滾滾波濤之中,壯烈犧牲。鄧世昌殉難時年僅45歲。他雖犧牲了,但他的英雄事跡永垂史冊,光照千古;他的愛國主義精神永遠激勵和教育著我們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海外的中華學子們奔走相告,欣喜若狂。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在美國高等研究院工作,當他得知這個消息后,簡直按捺工作那顆激動的心!
洋房、汽車、美金、榮譽等不能留住他那顆熾熱的愛國之心。洋房不忙處理,家具原封不動,汽車借給別人,一切安排就緒,他終于逃過了聯邦調查局的搜查,于1950年2月悄然離開美國。當他踏上祖國土地的時候,心情格外激動,他馬上發表了《告美國同學的公開信》,信的結尾有這樣幾句話:“錦城雖樂,不如回故鄉。樂國雖好,非久居之地,歸來兮!”華羅庚在國外已經頗有威望,生活待遇不錯,但他為什么如此迫不及待地渴望踏上祖國的土地呢?這是因為他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中國人。正是出于這樣一種崇高的愛國熱忱,他才毅然拋棄了國外優秀的生活待遇和先進的科研條件,返回落后的中國,用自己的知識和才干建設社會主義的新中國。
同學們,無數的愛國志士以他們極大的愛國熱忱投入到祖國的建設之中,為祖國貢獻出了自己的一切。那么,作為跨世紀的新一代,我們應該怎樣做呢?我們在完成自己的任務——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要面向未來,面向世界,而向現代化,從而把自己培養成為中國社會主義事業所需要的人才,中國經濟騰飛所需要的人才。
現在,我們的祖國仍不富裕,但這正需要中華兒女共同之奮斗,特別是我們,跨世紀的青少年,讓我們咀嚼英國著名詩人拜倫名句:“祖國,我愛你,連同你的缺點!”同學們,讓我們高呼:“祖國,你是我們心中的太陽!我永遠愛你!”
上一篇: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下一篇:我最喜歡的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