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全國上下歡歌起舞,頓時沸騰了,為什么?全中國13億人民異口同聲回答你:“‘嫦娥一號’奔月了!”整日,人們最起勁的話題就是——“嫦娥一號”。
為此,我也興奮于懷。回到家,我立刻打開電視機,恨不得一下子飽覽嫦娥一號升天的所有過程。“請問,您說什么原因最會導致‘嫦娥號’不能正常升天呢?”主持人詢問專家。專家回答了;“最能導致這種現象的是雷雨和突發性機械原故。在以前的八、九十年代,突發性問題常有,現在二十一世紀了。這種問題差不多都消失了。”“對了,如刮風了,會對‘嫦娥一號’有影響嗎”專家解答到:“只要刮得時間不長,沒什么問題。”“如果,指揮員突然病了該怎么辦?”主持人刨根問底。專家發話了:“著根本不是問題,指揮員還有替補的。每個重要崗位都有替補的。”聽完了專家的一一回答,看見西昌那時的天氣那么好,我也放心了。
時間越來越緊張,開始15分倒記時了。各個崗位的工作人員緊張地調節著,生怕真出了意外。滴答滴答的鐘聲在我耳邊回蕩,我家中一片寂靜中,就連針掉到地上的聲音也能聽到見。10分鐘倒記時……8分鐘倒記時……5分鐘倒記時。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此時我深刻地感到時間的珍貴
一身的白裝,在上部分還有“中國航天”、““嫦娥一號”的字樣,好似一位久經沙場的將軍。這身打扮更讓它絢麗、威武。“一、二、三”只聽指揮員一聲令下,“嫦娥一號”的下面白霧濃濃,過了一會兒,是一股紅色的火花,它越升越高,它發射成功了!那股火花就是全中國人們激揚的心。我不禁想到:能使火燃起來,耗費的燃料該有多少!這肯定是我們想不到的天文數字。在我身旁的舅舅也毫不猶豫地說:“這火溫度很高,什么東西碰到了立刻化為灰燼。那“嫦娥一號”身上的材料是什么做的?”帶著這些疑團我們繼續看下去。
漸漸地“嫦娥一號”駛進了云中,消失在我們的視野中。工作人員和電視機前的觀眾雖然已有了一種成功的喜悅,但不免還有一絲緊張,“某某部分,正常!”“某某部分,正常!”……工作人員一個個匯報著情況,在這種情況下要全神貫注,不可有半點誤差。我更恨不得不眨眼。
在模擬圖中,看到它在重慶的上空,繼續飛,有到了臺灣的上空……這時,它的后半部分脫落了,過了一段時間,它的前頭也打開了。呀,它的后端的火沒了,我一開始以為怎么了,一下子緊張起來,聽解說員說:“現在在下滑,過段時間又會點火。”我的心放了下來。“嫦娥一號”繼續飛行,帶著我們的心繼續飛行……
“嫦娥一號”是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從它的成功,我們看到了巨大的希望,我國的航天事業會更上一層樓。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未來,希望火炬在我們手中繼續傳遞!我們身負重任,我們信心百倍,成功就在我們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