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是中華民族的先輩們下的寶貴遺產。在成千上萬的漢字中,我最喜歡“和”。
“和”的筆畫非常少,結構簡單,但它的意義卻是非凡的。它可以組成很多詞語,有“和諧”、“祥和”、“和平”……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和諧”是怎樣溶入生活的。
這一天下著雪。雪花落到了地上,漸漸變成了銀白色的地毯,潔白無瑕。這時,一輛汽車因為積雪太厚,開不了了。車主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就在他萬般無奈的時候,幾位老人帶著鐵鏟和掃帚來掃雪了。他們冒著寒風,不停地揮動工具,不停地掃除車旁的積雪。不一會兒,車可以動了。車主感激得不知說什么才好,不停地搓手,不停地說:“謝謝!謝謝!”好心人們只笑了笑,又揮動工具,為行人們開路。
雪停了。掃雪的人更多了。漸漸地,一條條道路明顯了起來,行人多了起來,人們的道謝聲也多了起來。老人們的舉動,讓他人出行更方便了,讓孩子們更高興了。瞧!面帶笑容的小朋友們三五成群,跑到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去了。快看這兒!只見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抓起一個大雪球,向他的妹妹丟去。小姑娘反應很快,一跳,就躲過了“攻擊”。隨后,她迅速做出了反擊。小男孩被打中了。但他很不服氣,連續扔了許多“炸彈”。著下小女孩躲不及了,不但被打中,還摔了一跤。這時,一個過路的大姐姐看見了,就走過去扶起了她,還叮囑她別跑那么快。掃雪的大伯、打雪仗的孩子、樂于助人的大姐姐……和諧,就這樣溶入了我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