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zhuǎn)眼間,365天又從我們的手指尖溜去,而我們,又在這乍暖還寒的季節(jié)中盼來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春節(jié)有著五花八門的習俗,正因為這些有趣的習俗,才使春節(jié)充盈著歡聲笑語。
前奏:貼春聯(lián)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聯(lián),是我國獨有的文體形式,它和詩歌不同,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成雙,左右兩聯(lián)相對。幾千年前,中國就有了桃符,人們可以在桃符上寫上聯(lián)語,寫上新春的祝愿。經(jīng)過幾千年的變化,桃符,漸漸演化為春聯(lián),成為了我們?nèi)A夏人過年的一個重要標志。撕下去年的春聯(lián),輕輕拿起寫著祝福的新聯(lián),蘸上漿糊,把它貼在大門上:紅紅的聯(lián),喜氣洋洋,有一番辭舊迎新的味道;工整的字,優(yōu)美的聯(lián)語,讓人心里不禁涌起一種對新的一年的祝愿之情。“一家和睦一家福,四季平安四季春”
“爆竹聲聲辭舊歲,紅梅朵朵迎新春”……
一團又一團的紅色在我的眼前飄蕩著……
進行曲:吃年飯
好不容易熬到了傍晚,終于可以吃年夜飯了。關(guān)上家里的大門,再在門后面頂上兩根紅甘蔗——這預示著來年紅紅火火,節(jié)節(jié)高升。就可以舔掉嘴角的口水,大吃一頓了。魚,青菜,豆腐,筍,這些主菜自然不可少;飯,發(fā)糕,面條也可以隨心所欲地吃著,一邊飽著口福,一邊聽著爸爸媽媽講這些菜的寓意,在大年三十這一天,我既長了口福,又長了眼福,更增加了知識。吃完年夜飯,最開心的就數(shù)小孩子了,我們跑到大人身邊,只要嘴甜甜地說上幾句新春祝語,就可以收到壓歲錢。看著自己的紅包越來越多,心里可別提多開心了!
尾聲:看春晚
當我們都吃好鬧好時,便圍坐在電視機前,等待著春晚的開幕。看春晚,已經(jīng)成了中國人的習俗,是我們每年除夕必看的電視大餐。看著精彩的小品相聲,欣賞著美妙絕倫的歌曲舞蹈,聽著震動人心的詩朗誦,我們情不自禁地陶醉著,情不自禁地為這些表演者而鼓掌。當清脆的鐘聲敲了12下時,時光老人翻開了嶄新的一頁,我們邁向了新的一年。在12點到來時,要開門上香:打開大門,燃放爆竹,然后帶著香燭,到土地廟、白山廟、祖宗祠堂去上香,給他們拜年,預祝來年有個好兆頭。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回顧2008年的一幕幕,2009年將充滿信心,走在新的征途上,讓鞭炮聲把新年的祝愿和憧憬飄灑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