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水果豐收的季節。熙熙攘攘的集市上,有紅彤彤的蘋果,黃澄澄的梨,紫里透紅的葡萄,燈籠似的柿子……商販們在大聲吆喝,叫賣著,熱鬧極了。
有個年輕人從集市口進來,他穿著一身青色長袍,頭上挽著一個發髻,一張瓜子臉上鑲嵌著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鼻梁高高的,鼻子下有張不大的嘴。這年輕人手中提著一個布袋子,走路時一搖一擺的。他左挑右選,在一個梨攤上買了二斤梨;看看另一個攤上的棗也不錯,又買了一斤棗。買完后,他便坐在路邊的樹底下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不一會兒,他就吃掉了一斤梨和半斤棗。這時,從遠處走過來一位年過六旬的老人,古銅色的臉上爬滿了皺紋,眼睛深深陷進眼眶里。他捋了捋白胡子,問年輕人:“小伙子,吃什么呢?”年輕人抬起頭望了望他,笑瞇瞇地說:“老人家,我在吃梨和棗。味道真不錯,您也來嘗嘗?”“噢,小伙子,我不吃。不過我可要提醒你,梨可不能多吃呀,這東西雖然對牙齒有好處,但吃多了會傷脾的!”老人誠懇地勸道。
年輕人迷惑不解,又問:“梨傷脾,那么棗呢?”
老頭沉思了一會兒,對他說:“棗雖不傷脾,但也不能多吃,它傷牙齒呢!”
年輕人想了想說:“老人家,那好辦。我吃梨可以用牙齒嚼,不用咽下去,這樣就不會傷脾;棗嘛,我可以整個吞下去,不用牙齒去嚼它。這樣,既不會傷脾也不會傷牙齒。”
老人連連擺手說:“使不得,使不得,水果可不是這么個吃法。萬事總有個規律,如果照你說的做,弄不好會吃出毛病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