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敢保證,在我之前沒有人研究過教室里的座位,我是研究這個問題的人。
先說第一排的座位吧,坐在老師的眼皮底下,你能自在得了吧?小滴咕、小動作、打瞌睡,無遮無攔,一覽無余。有的老師檢查背誦,總愛從第一排開始,這樣,后面的同學還有時間念?因此,后面的同學很感激第一排的同學,說:“你們是造福后人的人。”
中間的座位是班里的”風水寶地。”“風水寶地”聚集了不少“四眼哥”、“四眼妹”。他們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是班里的靈通人士。他們常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熱浪。這一陣是古龍、金庸,下一陣又是周杰倫、劉德華。課桌下經常傳遞磁帶、畫片,甚至一些零食。他們每天說一些讓同學開心的話,還做一些讓同學開心的事,或做一些讓人莫名其妙的事,引得前排同學不住地回頭往后看。
靠窗子的位子相當于“包廂”。聽課累或者哪兒不舒服可靠著墻,特舒服,特恰意。每個人都想坐這里,但是靠窗的位置不多。靠窗戶坐的同學還掌握著窗戶的使用權。你要是熱了,讓他們把窗戶打開,還得看他們的臉色。你要是在冬天招惹了他,他會在大冬天開個通風口,非得你賠笑說好話不可。平時,靠窗戶的同學還肩負著“放風”的重任。一句“老師來了”能讓人聲鼎沸的教室頓時玩籟俱寂。這時,他們會露出異常得意的樣子。
說了這么多座位的事,其實坐在哪里都是次要的,“只要是金子,坐在哪里都閃光”,朋友,你說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