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我們班部分同學包括我都去了盛大花園小學參加朗誦比賽,結束后,我,石海浪,范逸寧還有李嘉雯一起乘出租車回校。好不容易拉倒一輛出租車,我“幸運”地坐在前排。在車上,我們起初正熱火朝天地聊起天來,司機也插了幾句。突然司機的手機響了,司機掏出手機接了電話,而我正說著話,范逸寧從后排叫了聲:“陳玲!”并示意我別講話,我起初以為是因司機接了電話,不該大聲說話打擾他。于是乖乖地閉嘴。那瞬間安靜的車廂讓我很是不習慣。
我靜靜地看著司機開過的路線。心想:司機會不會繞遠路?但看著那熟悉的路線,我也不再有這些疑惑。下車后,范逸寧和石海浪就說著:“我跟你說,下次在車上不要談論私事,如果可以就最好全坐在后排,我們四個女孩乘出租車是很危險的。”我反駁道:“那也算私事?“范逸寧接著說:”你全程下來都認識路?”我回答道:“都認識啊!我一起經常······”石海浪插道:“別說你不認識路,萬一他繞路怎么辦!我們都是女生耶!”我聽完這些,真的無語了。防人之心不可無!
這句話的確沒錯!可現在的世界,心中的猜疑,不信任讓每一個陌生人的臉變得居心叵測。我矛盾了!在信任和猜疑的彼岸,真不知道該投向哪一方?我知道,范逸寧和石海浪的說法的確沒錯!可難道只要是我們不認識的“陌生人”就可以用不同的名詞來代替?再試問,我們周圍的,所謂朋友的人真的能互相信任?連自己最親近的人都會有因猜疑而彼此傷害。誰又是我們完全信任的?所謂的“防人”難道就要把自己封閉?或許,輕易相信人會上當受騙,可能不能保留下那少得可憐的信任,或者是現代人的單純。
我們,人們,究竟是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