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記憶里,成長是拔節的玉米秸。翻開我的成長記錄,看到六歲學騎車時那小心翼翼的模樣,不由得笑出了聲。
六歲那年,看到鄰居姐姐經常騎著自行車在院子里瀟灑地轉來轉去,我十分羨慕。就求爸爸給我也買了一輛自行車。
開始練習學騎自行車了,我這樣的大高個兒一定出手不凡!我蹬上了車子,沒想到車把根本不聽使喚,一上來就摔了個屁股墩兒。我站了起來,向爸爸求助。爸爸耐心地給我講了騎車的要領,并幫我扶住車子,讓我試著騎了幾圈,效果還不錯。
“這下自己去練習吧,你一定行。”爸爸鼓勵我說。
“啊?又讓我去挨摔?不行,不行,還是您扶著比較好!”
“怕摔跟頭,你永遠也學不會!”爸爸說。
我只好硬著頭皮自己來。我騎上了車子,車把在不停地搖晃。我感覺手心有些起汗。
“別著急,思源,穩住車把!”爸爸在一旁喊道。
我定了定神,車子總算不扭秧歌了。
“往這看!”爸爸拿起了相機,“咔嚓!”我滑稽的神態就永遠定格了:咧著嘴,瞪著眼,那神情好像不是騎車,而是在踩地雷。不過,時間不長,我就可以輕松地騎車上路了。
我不斷學會了騎自行車,還明白了一個成長的道理:學東西總有一段過程,不可能一口吃成個胖子,要知難而進,就能夠成功。
這就是我成長中的一件小事,它讓我長大,催我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