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我讀過了好多書。最吸引我的是《感悟童心的300個感恩故事》,其中有一篇是《誰偷了一百元錢》。
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次晚自習時,源源放在語文書里的一百元錢不見了。
對農村孩子來說,一百塊是個天文數字。孩子們每次向家長要零花時錢都是說“給兩毛行嗎”,還得磨蹭半天哭陣鼻子才能要到手,偶爾攢上一塊錢就覺得自己擁有非常豐厚的財產了。而源源丟的竟是一百塊錢。
源源有個在城里工作的爸爸,所以她的書包里經常裝些農村孩子連見都沒見過的零食,莫非是誰在偷吃她的零食時摸走了她的錢。一百元啊!怎么才能拿回不翼而飛的錢呢?源源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辦法。此時,晚自習還沒有下課,她走上講臺,對同學們說:“我把燈關掉,希望拿了錢的同學把錢留在講臺上,沒有人會知到你是誰?!?/p>
她把燈關了,十分鐘后打開燈一看,桌上什么也沒有。她又把燈關了,第二次打開了燈,還是沒有。她第三次打開了燈,只見桌上放著一張嶄新的百元大鈔。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如果拿了,那就要勇敢承認錯誤。我們也要保護好自己的東西,貴重的東西不能隨便放。要是我們的東西被別人偷了,要向這位同學那樣用巧妙的方法拿回丟失的東西。這樣犯了錯的同學會悔改,又不會傷他的自尊,讓他心存感激。我相信他以后再也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