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一個天真的年代;童年,一個黃金的年代。童年的那件事,一想起來就讓我笑痛肚子。
記得在5歲時,我喝過好幾次魚湯,那味道,是多么鮮美,真讓人回味,總想總想再喝一次。那時,家門前種著一棵大榆樹,這兩個風馬不相及兩個事物,卻被我給牽上了紅線。
童年的我是一個“十萬個為什么”。有一次,我在玩耍時看見了門前的大榆樹,就跑過去問正在做家務的媽媽:“媽媽,媽媽!咱們家門前的大樹叫什么啊?”媽媽笑著回答道:“我們家門前的那棵大樹啊,叫榆樹。”“那昨天喝的那個湯叫什么啊?”“魚湯!”“什么?大魚樹?魚湯?哦!一定是大魚樹結出了魚,然后做成魚湯的”(至少我這個5歲小屁孩是這么想的)。
因為所以,打那天開始我便“不辭辛苦”地給大榆樹澆水,一邊澆還一邊喃喃道:“大魚樹啊大魚樹!快快結魚吧!這樣我就有魚湯喝了!”不知情的媽媽還以為我一下子變乖了呢!
直到上了小學,我才知道“魚”和“榆”只是讀音相同兩個字而已。不過童年就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