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愛上了《我是實驗王》這套書,主要講的是科學方面的各種知識。
今天,我看的這套書的其中一本《環保與污染》,有一節是關于酸雨的形成和危害,知道了酸雨是大氣污染后形成的降雨,雨水顯酸性。酸性與堿性的強度是以PH值來計算的,PH值的數值通常介于0到14之間。其中,PH值為7是中性(如純水),PH值低于7時為酸性,高于7則為堿性。
為了弄清酸雨對植物有多少影響,我就開始做了一個實驗。我準備了兩個環璃杯、食用醋、樹葉和自來水。我先在兩只環璃杯上標示了“酸雨”與“自來水”,之后各倒入半杯自來水,在“酸雨”的杯中倒入一湯匙食用醋,替代酸雨的酸性水,并在兩只環璃杯中分別放入一片樹葉。
過了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三個小時……可是樹葉好像一點也沒有變化,難道酸雨對植物就沒有影響嗎?
第二天,我剛起床,馬上跑過去觀察兩只杯子,發現放入自來水杯中的樹葉幾乎沒有變化,而放入酸性水中的樹葉,已變成黃色。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呢?我馬上查了這本書的解釋,原來樹葉變成黃色,原因在于酸性物質能溶解樹葉表面的蠟質,進而滲進葉肉,造成葉綠素的變色。
真正的酸雨中還含有重金屬等各類污染成分,不僅可滲入植物的葉子,更滲入植物所生長的土壤,進而導致植物的枯萎。我又看了酸雨導致山林逐漸荒廢的圖片,才知道了酸雨的破壞性有多大。
我們要從小做起,保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