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就像一片海灘,做過的,就是海灘上的貝殼,數(shù)也數(shù)不清。那些充滿稚氣的傻事,至今讓人發(fā)笑。
記得兩歲那年,我不認識幾個字,不會寫字,而且有時說話還要漏字,常常讓人捧腹大笑。有時裝模作樣地看報紙,一個字也不認識,但嘴里還是“嘰哩呱啦”地念著,很得意的樣子,就連報紙拿反了,我也不知道。雖說如此,但我十分“愛學習”。
有一次,我從媽媽那里得到一張紙,東看看西看看,就是不知道怎么用。這時,我眼睛突然一亮,家里的肉不是吃完了嗎,正好可以給外婆寫信,叫外婆給我寄肉來。下定了決心,我就開始我的“大作”了。
寫著寫著,媽媽走了過來,見我正在“埋頭苦干”,于是過來湊熱鬧。結果一看紙上,媽媽頓時傻了眼——紙上只有幾排工工整整、各式各樣、還有一點像古代結繩記的圓圈。看到這些,媽媽“噗哧”就笑出了聲,問:“肖習,你在寫什么啊?”我想,媽媽學了那么多字,怎么連我這幾個字也不認識。我有點不耐煩了,眉頭緊繃繃地,嘴巴有點翹。
見媽媽很想知道的樣子,我就像老師一樣,神氣地搖頭晃腦讀起來,我寫的是:“外婆,我沒有肉了,快給我寄來……”
媽媽又一次笑了,不是一般地笑,而是開懷大笑。我想,難道不對嗎,不能讓外婆給我寄肉來嗎?媽媽笑著說:“你自己讀讀看,‘外婆,我沒有肉了……’你怎么會沒肉呢?”我聽了恍然大悟,應該是“我沒有肉吃了”,于是我又加了一個圓圈,大功告成!寫完就叫媽媽幫我寄。媽媽無可奈何,只好假裝幫我寄了。
我忘不了童年的快樂時光,更忘不了那封只有我才能看懂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