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鄉下的姑奶奶來到我們家,家里就增添了許多笑聲。
一天,媽媽買了一臺34吋的大彩電,這時姑奶來嘮叨了:“家里都有一個‘戲臺子’了,干嗎再買一個‘戲臺子’啊!”這下可把我們大家給逗樂了,聽到“戲臺子”這句話,連平時比較嚴肅的爸爸都笑得喊肚子疼。我告訴姑奶奶這不是“戲臺子”是電視機。
接著,我回到房間里聽錄音機,這時姑奶又來嘮叨了:“這會說話的是什么東西啊?”我說:“這是錄音機,人們可以用它學英語、聽歌、收聽廣播等。”姑奶奇怪的說:“這是什么‘雞’啊?有這么多本領,我們鄉下的雞只會生蛋,哪有你們城里的雞這么些本事啊!
要是你們城里的‘雞’也會生蛋那該多好啊!”我聽了之后笑得前俯后仰,還在床上打了幾個滾。姑奶又說:“你笑什么啊?”我揉了揉笑‘木’了的臉,對姑奶說:“錄音機跟生蛋的雞可不一樣。”“有什么不一樣啊?”姑奶迫不及待地問。我說:“我們城里的‘機’是一種機器,而你們鄉下的‘雞’是鮮蛋孵出的,人們喂養長大的真正的肉雞。”姑奶聽了不以為然的說:“反正都是‘雞’,有什么兩樣啊。”
還有一次,大家正在看電視,看的是《雞言雞語》,媽媽開玩笑說:“什么時候也讓姑奶在咱們家養一些雞,就好了。”姑奶說:
“行啊!不過你們家的‘雞’已經太多了,電視機呀、電話機呀、錄音機……,要是我再養上一些‘雞’的話,你們家可就成了‘雞窩’了。”一席話,又讓我們全家一陣哄堂大笑。
雖然,姑奶已經過世兩年多了,但她那幽默、風趣的聲音,卻永遠留在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