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就讀的學校校園很美,一進校門是一條長長的很有氣勢的通往教學樓的階梯,走到階梯的盡頭展現在眼前的分別是歐式建筑的教學樓、大禮堂和電影室,學校的左側是美麗的美茵公園和種滿水果的后花園,還有四個大食堂、25個學生宿舍和5個教室宿舍。
學校里到處是花,芳香撲鼻,大約有二十多種,比如薔薇花,它爬滿了整個學校的圍欄。
花多,樹更多。整個學校像個童話里的城堡,矗立在一座長滿樹木的山上,現在那座山已經建成了一個大的生態公園,放學時,我們就從生態公園里面穿過回家。學校幾乎以樹為特征。還有一顆百年老樹,長在美茵公園的小河邊,小河中有許許多多的蝌蚪,我們經常去老樹下玩,順便撈上一瓶子蝌蚪,回家養著玩兒。
4年前的一天,我們又在老樹下講鬼故事,其實那些老套的故事已經講過無數次了,但我們仍百聽不厭。忽然,我們在老樹下發現了一條鼻涕蟲,好朋友維迪告訴我們:“那個是鼻涕蟲,是害蟲,我們把它扔進河里淹死吧!”
我聽了,連忙“糾正”維迪,我對維迪說:“不對!不對!那不是什么‘逼剃蟲’,只不過是沒了殼的蝸牛而已!你看,它有一對長觸角,還有一對短觸角,不是么?它的身體也和蝸牛的一樣啊!還有……”
“你說什么呀?是鼻涕蟲,不是逼梯蟲。還有―――你見過沒有殼的蝸牛嗎?維迪打斷了我的話。
“怎么沒有?我這就證明給你看!”我急了,怕維迪不相信我。這個時候,正好爬過來一只蝸牛,我連忙把蝸牛抓起來,剝去它的殼,和鼻涕蟲放在一起,“這不是一樣的嗎?”
比我們大2歲的維迪無話可說,也只好承認那是沒了殼的蝸牛。我高興地跳來跳去,也不去想想那“蝸牛”是怎么沒殼的。
那棵老樹給了我無窮的快樂,它也是學校的一個標志,校牌、校旗和校徽上有這棵百年老樹,我轉學快一年了,也有些忘記這棵老樹是什么品種了。
因為原學校是“外語小學”,所以學校中有許多外籍老師。他們成了學校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早上來到學校,同學們看見他們在校門口,微笑著對每一位同學說:“hello!”或者“goodmorning”;午休起床后,你如果碰到他們,他們會對你說:“howa
reyou?”或者goodafternoon……
我們的英語課幾乎全是他們來上,那些外籍老師帶領我們一起玩耍,英語課成了我們最喜歡的課程。
除了英語課,每次過節也是我的最愛。勞動節,我們去幫助園工掃垃圾、修剪花草,給植物澆水;教師節,全校師生一起分享老師的愛……當然,我們最喜歡的還是兒童節和圣誕節,那個時候,學校會為每個同學發一個老師們藏起來的“彩蛋“看看誰的運氣好……
總之,在學校中一切都那么快樂,即使是被批評或與朋友產生矛盾。
可是,我就那么悄無聲息的走了,離開了這個充滿我們歡聲笑語的地方。留下的只有一滴淚和一張我與朋友的照片。我常常在想,我真的會離開那所學校嗎?不,不會的,它們永遠在我心中。最后值得欣慰的是,我在當前就讀的學校里生活、學習的也很快樂,而且,有了新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