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里流傳著這么一句話“優秀的不寫作業,寫作業的不優秀”,事實也的確是這樣的,年級前幾名都不怎么寫作業,而整天埋頭苦寫的同學成績只是中等或中等靠上。
校長在開大會時嚴厲的批判到“......這是一種很不良的風氣......”
“不良?”我怎么就沒覺的呢?
“排名在倒數的哪一個經常寫作業?他們是很優秀的的,對嗎”
全校眾倒。自此,改良版的流行語出爐“優秀的不寫作業,不寫作業的不一定優秀”
其實真的是這樣嗎?——我在那所謂的優秀生之列,對此有這么一點點感悟:
一、我的確總是寫不完作業,但這并表明我對作業紋絲不沾啊!我只寫我掌握不太熟的那一小部分罷了。
二、每周不是有檢測嗎?課上的時間是很充裕的,所以我很認真的在寫哦,因為那都是老師整理的精華。
還有,我總是看小說之類的看似與學習無關的書,看似是在浪費時間,其實不然,只有我自己才知道它們大大提高了我的邏輯思維能力,拓寬了我的聯想空間,學習效率當然低不了嘍!
記得《論語》里面有這樣一則對話:
孔子對一個學生說:“你以為我是學了很多知識又都記了,是嗎?”
學生答:“我是這樣認為的,難道不是嗎?”
孔子說:“不是的,我是能夠用一個基本概念來貫穿將它們.”
——對它我是這么理解的:學得多不如學得精,做題多不如做得精。學會了精華的部分然后去發揮聯想充分的運用。
我是這么做的,事實證明這對我的學習的確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并不像學校說的那樣“優秀的不寫作業”哦,而是寫了其他的“作業”。而且,我所接觸的優秀生中都在寫大量的“作業”,他們給自己的作業各有千秋......
我要說的是,之所以優秀,并不是人云亦云,因為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方法去學習啊!
上一篇:一句名言警句給我的啟示
下一篇: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