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朋友來我家下棋。從那次起,我不在自以為是。
那天,朋友來我家玩,邀我一起下棋。要知道,他在我的朋友當中可是一個“常敗將軍”,所以,我爽快地答應了。
比賽開始了,我按常規出牌:先挺兵,在跳馬。沒想到他竟來個“鏡子術”——我走哪步,他也做哪步;由于雙方的防御結構相同,所以我想吃都沒得吃。
這時,我眼前一亮,發現他的一處缺陷,變想突襲他,這樣既吃了他的馬,又可以牽制住他的主教,真是一舉兩得啊!輪到我走時,我理所當然的走了那一步,卻沒發現他的另一只馬早已在那兒等候多時了。結果,我的“寶馬”在他的馬蹄下報廢了。還使另一架“奔馳”受牽連,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啊!最后,因為我的打一竟然輸給了他。我很是不服,于是決定與他再戰“三百回合”。
第二盤開始了,我持黑,他持白。雙方的頭頭各有千秋,他們的蝦兵蟹將們斗得十分激烈。一開始,我占了上風,漸漸地,對方的蝦兵蟹將越來越少。我本想用“馬車三步殺”的,可他的主教卻阻擋了我“馬車三步殺”的腳步。“你可真是不知天高地厚,這可是你逼我用殺手锏——后車一步殺的!”我說道。但沒等我摸子他就說:“逼和了。”我掃了一眼全局,果真如他所說。我走過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說:“沒想到,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啊。不錯,有進步。”
從這件事中,我知道了,不能因為別人的從前而對別人的現在或未來,下定義,應認真對待每個人、每件事以及每場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