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課只有十分鐘,而上課卻有四十分鐘。雖然如此,但下課還是決定全力一搏。
上課拉老師當拉拉隊,下課拉學生當拉拉隊。
還沒上學,上課和下課都在想著對策。鈴響了,上課反應快,一個箭步沖上前,贏得了四十分鐘。四十分鐘剛過,上課也沖上前,博得了十分鐘,可是老師卻說“大早上的時光不能浪費,在學一學。”學生們垂頭喪氣,老師興致勃勃。最后,在下課和學生們的共同反對下,老師終于“依依不舍”的走了。可好景不長,老師剛走出教室,鈴聲也隨即向了。下課剛才喊的精疲力盡,那還有時間和精力旺盛的上課爭奪時間?于是,上課不費吹灰之力就將下課一腳踢出門外。
下課不服,準備東山再起,可腿疼沒辦法,先去醫院看一下。骨折。由于下課在醫院調養,這可苦了學生們:一天到晚都在上課,上得兩眼冒星星。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學生們也想出了“上課休息”的好辦法,可成功率很小。
下課出院了。他還想為學生們搏奪下課時間,可學生們已經不對他抱希望了,紛紛罵下課現在來是想看他們笑話。下課不語,默默的承受著學生們的指責,頭上整整多了一個月的雨……
上課感動了,于是想出了一個辦法。他下決心要幫下課找回榮譽。當學生一指責下課,上課就立馬叫來老師。漸漸的不指責他了。
第二天,下課的手提包里多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有一種友誼是不用親密無間的卻可以天長地久。這不就足夠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