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從鄉村里長大的孩子,每年家鄉的春節,我都會融入到那種淳樸的鄉情,血緣的親情和真摯的友情里,我細細地體會著鄉村春節的每一個細節。
大年三十以前,在外地拼搏的人們,都陸續地回到了這個生育自己,養育自己的永恒溫暖的港灣,勞累了一年的他們,從而得以放松和歡聚,高興地和家人一起貼春聯,購買年貨。大年三十這天,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請“爺爺娘娘”,讓自己家族里已故的先人們回家團聚,燃燒紙錢,寄托著自己的哀思。每當此時,一家人跪在家譜前,看紙錢翻滾,總會想起熟悉的先人們的音容笑貌,又覺得列祖列宗的眼睛在盯著自己,好象說,在我們家族里,你要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即使不能這樣,也要做一個善良的人,正直的人。一課家族教育也許就在這默默的注視中完成了。
夜幕漸漸降臨了,鞭炮聲此起彼伏地響了起來,里面交織著大人和孩子們無憂無慮的歡笑,一個又一個禮花像喜悅被放飛到空中,夜空裝扮地色彩絢爛。該準備年夜飯了,一家人都忙碌了起來,有的包餃子,有的炒菜,有的涮洗餐具,說說笑笑,不亦樂乎。不多時,一桌豐盛的菜肴端上了餐桌,冒著熱騰騰的喜氣,喝酒、聊天、看春晚,其樂融融。外面的鞭炮聲逐漸密集了起來,除夕到了,“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一家人首先祭奠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