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脹死
只要有鮮水,金魚就無餓死之虞,但難免有帳死之憂。
金魚是鯽魚的變種,徹頭徹尾是人類訓育的結果。人類對其一貫的要求是美,只要美就可以。金魚一美謀生,捕食能力被化作代價退化怠盡,不回捕,危機感便無時不在,它別無選擇地必須抓住每一粒投向自己的食物。而人們把魚食制的可口至極,成為一種魔力無邊的誘惑。于是,不會要頭的金魚吃啊吃,直到連同食物一起沉至水底。
貪得無厭是金魚最常見的死因。但追根到底,人類的訓育也脫不了干系!
二:缺氧而死
金魚永遠只能生活在平靜的玻璃水缸里,與水搏擊的能力也已退至“可以游”的地步,一旦偶染小恙或老態龍鐘,它變會因無力游出水面吸取足夠的鮮氧而溺斃。
金魚在水波不興的平靜中退化,在沉腐缺氧中亡命。
三:換習慣而死
無論是懶惰者還是勤勉者,養金魚都不是問題。勤勉者可以每天換水,懶惰者可以一月一換。只是如果突然改變換水的習慣,變一天為一月或一月為一天,金魚都會莫名暴亡。所以勤勉者得出結論是:金魚必須每一天都換水;而懶惰者的結論卻截然相反:金魚只能一月一換水。
科學的結論是:金魚必須每天都換水而且要生活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里。
傳統必須承襲,撕裂是危險的;生活必須流變,讓生活一成不變的延續下去,那只是我們一相情愿的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