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那個愚蠢的農夫把苗拔高了,苗死了以后,他們家就少了一年收成,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吃了上頓沒下頓。
轉眼間,兒子已經長大,他勤奮好學,農夫就送兒子到城里去學藝,過了3年,兒子學成歸來,懂了不少農業知識,在家里傳授給農夫,說:“爸,你那么拔稻子是不對的,你想要稻子長得快,長得多,稻子的間距很重要,你想,如果稻子種得太密,則稻子之間會互相搶地盤,個個營養不良,還能有個好收成嗎?”農夫若有所悟。
第二年到地里,農夫稻子插得疏了一些,果然有了一個好收成,把農夫笑得合不上嘴,別的農夫紛紛來取經,農夫一下子成了村里的大名人。
農夫想:哦,原來種的越疏越好啊!第3年,他每畝田只種一粒種子,結果,不但有的種子沒發芽,而且長出的稻子很小,農夫大吃一驚,兒子解釋說:“稻子沒有了競爭意識,自然就長得差啦!”
農夫恍然大悟,哦,必須種差不多距離才行啊,他種的差不多,果然好收成。
做什么事都要有個限度,否則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