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點題,簡潔明了。
暑假到了,大家興高采烈,都說暑假后去哪玩、去哪旅游、和爸爸媽媽去哪……大家開心地說著。有一個人卻安靜地坐著,孤獨的眼神一直望著遠方,心里想著事;淚珠滾落了下來。這位同學的外號叫“開心果”,全名——王小紅。
對比襯托,設置懸念,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
小紅在班里是一個精靈鬼,整天大大咧咧的,可今天為什么哭了呢?大家就“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亂猜起來。
歇后語的運用,增添了文章的感染力。
有一天,小紅和爸爸媽媽在家吃晚飯,媽媽就敞開了話題,說:“小紅,爸爸媽媽這個暑假要去出差,可能陪不了你了,在家你就跟傭人阿姨,媽媽給你報了音樂班、快速補習班、舞蹈班、奧數班。爸爸媽媽明天就要出差了,回來時要看到你變成‘小天才’”。小紅流了淚,就想:在暑假,別人的爸爸媽媽都帶孩子出去玩,我的爸爸媽媽卻在工作;在暑假,別人都是以玩為主,我卻要學習;在暑假,別人都是有爸爸媽媽陪著。這個暑假為什么這么慘啊!這個晚上讓小紅“紅了眼”。這個“開心果”變成了“失落鬼”!!
心理描寫,成功地把王小紅的不快樂展現出來
暑假是每個孩子最開心的兩個月,而不能去玩,還要學習,這讓許多孩子想高聲呼喊:“快樂暑假不快樂”!!
照應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