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計劃前,要分析研究工作現狀,充分了解下一步工作是在什么基礎上進行的,是依據什么來制定這個計劃的。那關于計劃格式是怎樣的呢?而個人計劃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個人今后的計劃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托班家訪工作計劃篇一
透過家訪切實加強學校和家庭,教師和家長的聯系,了解學生成長環境、思想動態及校內外表現。及時通報學生在校表現狀況,宣傳正確的家庭教育思想,引導家長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學方法。征求學生及家長對教師和學校工作的意見和推薦,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提高社會與家長、學生對學校教育的滿意程度,促進教師工作職責感和使命感。
能夠圍繞以下幾點進行家訪:
1、學生的家庭基本狀況
2、學生家庭有無經濟困難
3、學生在家的表現
4、學生在校取得的進步或發現學生存在哪些問題等等。
5、宣傳教育政策,征求家長對教師教學、班級、學校管理的意見和推薦。
此次家訪,我主要采取“按住址分區”的形式進行采訪。其中,先走訪留守、貧困等特殊群體學生。
20xx-10-10日到11月
1、提前預約時間
與家長預約家訪的時間,提前告知家長家訪目的。避免開飯時間去訪談而造成的麻煩并提前商定家訪時間,以雙方都覺適宜為宜。
2、深入了解學生
家訪前,要對家訪學生的在校表現、各科學習、興趣愛好、習慣、優缺點等了如指掌,以便家訪時能夠信手拈來,提高家訪的實效。
3、家訪資料和方法
家訪資料要有主題,要注意談話的語氣和方法,不要千篇一律。
1、家訪時要向家長宣傳教育教學法規、學校課改狀況。
2、認真聽取家長對學生辦學、師德狀況、班級管理及對自己孩子要求等意見和推薦。宣揚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3、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家庭狀況、成長環境、行為習慣、個性特點等。
4、把握談話時間,避免因談話時間過長而影響家長休息。
1、20xx年10月10日―14日打算走訪楊家橋附近的學生:熬雨菲、李慧賢、田浩洋、王志尚、江荊龍、黃禹琪、彭凌志。
2、20xx年10月17―21日打算走訪園藝場孫xx珊(留守學生)、蘇豪杰、戴慧婷、楊于濤、劉佳瑤、李欣淑、王夢念。
2、20xx年10月22日―28日打算走訪長崗村李成根、田靜薇、張雨晴(貧困生)、王成越、奚曉麗、吳思雨。
3、20xx年10月29日―11月中旬打算走訪花竹村和磚瓦廠居住的學生吳紅艷、陳君乾、詹益全。
托班家訪工作計劃篇二
一、家訪目的:
家訪即家庭訪問,是學校與家庭(老師與家長)聯系的經常性的重要工作,是加強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的重要途徑。我把這個月定為家訪月,是想通過家訪工作形成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合力,從而全面提高教育的質量。
二、家訪要求:
1、學習《家訪散記》系列文章,認識家訪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家訪的藝術性。
2、做好家訪的同時要記好家訪記錄本,寫好家訪散記。
三、家訪工作的方法:
1、推心置腹,相互理解。
2、注意信息反饋。
3、 持續性與重點性相結合。
四、 家訪應注意的問題。
1、 要全面了解學生。
2、 要提前預約。
3、 要注意家訪時間的選擇
4、 不宜在學生出現問題時才去家訪
托班家訪工作計劃篇三
家庭是青少年成長的搖籃。家庭教育是當代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人才的關鍵。福羅倍爾說:“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是操在掌權者手中,倒不如說是握在母親手中。”如果說學校教育是核心,社會教育是補充的話,那家庭教育就是基礎了。
今年,我擔任一年級(2)班和一年級(3)班的數學及一年級(2)班的班主任工作,全班一共xx人,男生 xx 人,女生xx 人。本班整體素質比較好,但層次差異較大,還有少數學生懶惰,不愛學習;不遵守紀律。
家訪是溝通教師、家長、學生心靈的橋梁,是三者共處一室,促膝談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離,有利于交換意見,也有助于達成共識,商量解決問題的辦法。老師上門家訪,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注和重視,這對學生是個激勵,對家長也是個觸動,容易在教育形成合力,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師學會與家長的溝通。成功的家訪首先是能讓家長接納你,信任你。因此,第一次見面的講話,就顯得非常重要。
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家庭情況,初步制定家訪實施方案,做到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家訪,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則按計劃進行。但在實施過程中,也可以要求學生根據自己在學校與家庭的學習、表現情況,自行申請教師家訪,使自行申請與整體安排相結合,既體現了家訪的.靈活性,又體現師生之間的和諧、民主、平等關系的新型師生關系。
1、了解學生在家的學習、家庭教育情況、社會交往情況,以及在家庭做家務中的表現情況;
2、了解學生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3、征求家長對教師教學、班級、學校管理的意見和建設。
4、向家長宣傳黨的教育政策及提供先進的教育信息。
5 、糾正家長錯誤的家教方法,向家長傳授較科學的家教方法。
家訪前也要提前“備課”,做好充分準備,這樣家訪才能取得比較滿意的效果。要考慮好以下幾個問題。
1、了解學生
家訪前,教師要對家訪學生的在校表現、各科學習、興趣愛好、習慣、優缺點等了如指掌,以便家訪時能信手拈來,提高家訪的實效。
2、明確目的
每次家訪前,教師要認真細致地“備”此次家訪要達到什么目的?如何達到這個目的?對本次家訪成功與否的期望值?這個期望值符不符合學生的實際?
3、時間的選擇與控制
家訪時間最好選擇在學生放學后或雙休日,這樣學生也可以在場,家訪的效果會更好。家訪時間不宜過長,以免耽誤家長的工作。
4、提前預約
家訪前,必須與學生家長提前約定好家訪的時間,切不可盲目家訪,這樣學生家長很可能不在家,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也會大大影響教師的情緒。
5、內容和方法
家訪的內容應多種多樣,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可以家訪,學生取得進步可以家訪,發現學生有問題可以家訪,學生家庭有困難可以家訪。家訪的談話方法,注意不要千篇一律,要因人制宜,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實踐證明,做好充分準備的家訪不僅能使學生家長及時了解教師的教育教學情況,學生的在校表現,也取得了家長對教師的理解和支持,而且還可以加深教師與家長的感情,能起到協調配合,共同促使學生進步的作用。因此,教師家訪前也一定要備好課。
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是學校、家庭、社會相互作用的結果,其中主要的是學校教育。但學校教育是否有效,還要得到家庭和社會的配合和支持,尤其是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影響作用更為突出。我們要家校聯手,共育新人,做到以下幾點:
1、變“請進來”為“走出去”:改變以往的隨意請家長進校“訓話”
為主動走進家庭,將意見和建議送到家庭中。
2、變“被動家訪”為“主動家訪”:主動家訪,防患未然,使家長能主動配合學校做好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3、變“談話方式家訪”為“請家長參與教育活動”:應加大與家長的交流,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增強教育的力度。
每次家訪后,及時地寫出詳盡的家訪記錄,把家訪過程、家訪達成的共識,家訪中受到的啟發及家訪中發現的問題一一記錄下來。并根據學生在校內的學習、行為表現,結合家訪中了解掌握的資料,及時反饋,對學生重新分析評估,制定新的教育方案和措施,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深化教育。
總之,通過家訪,切實加強學校和家庭,教師和家長的聯系,真正做到家校溝通,把孩子教育好。
托班家訪工作計劃篇四
為了提高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和教育教學水平,努力打造一支德藝雙馨的教師隊伍,日前,湖北在全省70萬名中小學教師中開展了“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活動。一場轟轟烈烈的教師課內比武、課外家訪活動在荊楚大地展開。
活動要求,我省中小學教師要利用一支粉筆、三尺講臺,透過說課、講課展示最基本的教學技能,開展技能比賽。此外,教師們要全員定期家訪,覆蓋全部學生家庭,主要了解學生家庭基本狀況和在家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等,向家長反饋學生在校學習狀況及表現,聽取家長意見和推薦。對生活困難、學習困難、留守兒童、思想及學業上有重大變化、進城務工子女、隨班就讀殘疾學生等六類學生家庭進行重點關注,要根據每個學生狀況,建立跟蹤回訪制度。
1、了解學生在家的學習、家庭教育狀況、社會交往狀況,以及在家庭做家務中的表現狀況;
2、了解學生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3、征求家長對教師教學、班級、學校管理的意見和建設。
4、向家長宣傳黨的教育政策及帶給先進的教育信息。
5、糾正家長錯誤的家教方法,向家長傳授較科學的家教方法。
6、向家長匯報學生在校狀況,便于家長能有的放矢地采取教育措施。
7、增進學校與家庭、學校與社會、教師與家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理解,增強育人意識、職責意識,共促教育和諧發展。
以實地登門家訪為主要形式。
家訪要面向全體學生,個性是突出重點,做到“六回訪”(即生活有特殊困難的學生家庭,學習困難的學生家庭,留守兒童家庭【單親家庭】,思想、學業上有重大變化的學生家庭,進城務工子女家庭,隨班就讀殘疾學生家庭,在此次實地走訪的基礎上,建立跟蹤回訪制度);要落實家訪資料,做到“七必進”(即教育的政策措施進家庭,學校辦學思想進家庭,貧困生資助方案進家庭,學困生轉化措施進家庭,家庭教育指導進家庭,心理生理健康輔導進家庭,教師個性化關愛進家庭。);要講求實效,做到“八明白”(學生明白教師家訪的目的和好處,家長明白學生在校學習表現狀況,家長明白學生的任課教師狀況,家長明白學校教育改革的舉措,教師明白學生的家庭狀況成長環境,教師明白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和期盼,學校明白學生的特殊現狀,學校明白家訪收集的家長意見和推薦。);要遵守紀律,做到“十不準”(不準要求家長安排車輛接送,不準借家訪名義向家長提出任何私人要求,不準收受家長饋贈的錢、物,不準理解家長的吃請和報銷開支,不準參與家長組織的娛樂消費活動,不準利用知悉或者掌握的招考等教育信息向家長謀取利益或以家訪名義進行有償家教,不準在家訪中與學生家長發生矛盾,不準在家訪中參與違法違紀的行為活動
,不準借家訪名義宣傳封建迷信思想和散布有違背黨和國家政策的言論。)
每次家訪后,及時地寫出詳盡的家訪記錄,把家訪過程、家訪達成的共識,家訪中受到的啟發及家訪中發現的問題一一記錄下來。并根據學生在校內的學習、行為表現,結合家訪中了解掌握的資料,及時反饋,對學生重新分析評估,制定新的教育方案和措施,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深化教育。
1、十月八日收看省里組織的相關視頻會。
2、十月九日收看林區教育局組織的視頻推進會。
3、十月十二日參加板橋學校組織的“訪萬家”活動的培訓會。
4、十月十二日至二十日,走訪學校周邊的十個學生。
5、十月二十一日,全體老師分成三個組到最偏僻的最邊遠的相思嶺村對23個學生進行家訪。
6、十月二十二日以后,對我校剩余的三十幾個學生進行家訪。
7、不定時定形地進行“六回訪”。
總之,在家訪中,既能向學生家長應對面地宣傳教學改革的發展思路,宣傳實施素質教育的全過程,又能就學生在學校與社會上的各種行為表現,思想動態等等,與家長及時交流溝通,取得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深刻了解和對教師工作的理解與配合。同時透過家訪能及時掌握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中的要求與推薦,全面聽取社會各方面的意見,用心彌補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之處,自覺改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