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公司改革,很多與以往不同的改革,面對很多新的競爭,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業績也不如以前,心情很差,也迷茫,不知所措。很多時候不停抱怨。很多時候感覺一個人很累,很孤立。到底我在干什么。讀了這本《遇見未知的自己》,至少這周3天過去了,我的心很平靜,面對一些事也不至于那么較真。努力去尋找那個屬于自己的小小真我。我是誰?回答:我不是誰。我們受的苦根源就是來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誰,而盲目的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們的東西。當死亡來臨時候,會把所有不能代表真正我們的東西席卷一空,而真正的我們,是不會隨時間,甚至死亡而改變的。如果你不斷重復做某件事,生理學上來說。我們某些神經細胞之間就會建立長期固定關系,比方說如果每天你都生氣,感到挫折,每天都悲慘痛苦。
那么你就會每天都在重復為那張神經網絡接線整合。這就變成你的一個情緒模式。這是關于都市身,心,靈修行的書。看后很受啟發。這本書告訴了我們什么是小我,什么是真我。所謂的小我,就是受外界的一切而影響的自己,什么是外界的一切呢,也就是說金錢,名利,地位,權勢,以及一切身邊發生的事情,包括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虛榮,這些都是小我的表現,小我會被身體里的潛意識所控制,也就是說時候有些事情你會不由自主的去想,去爭。
而做到了也未必就會得到真正的快樂,即使是快樂,也是來自外界的,一旦外界的讓你感覺快樂的源頭不在了,自己會很痛苦的。而身體里的那個真我呢?那個真我不會隨著一切的改變而改變,甚至于有一天我們離開了,這個真我也不會消失!而通常能做到真我的人我想是沒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