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燭照亮了別人,燒毀了自己,這種精神多么可貴!
在我們的周圍也有許多“蠟燭”給我們照亮了科學的道路,其中諾貝爾和居里夫人最讓人感動。
諾貝爾研究炸藥,開辦了十家炸藥公司,賺了很多錢,成了很有錢的人,但死后將遺產(chǎn)作為諾貝爾獎金,鼓勵更多人向科學進軍,自己卻分文未動。
居里夫人的丈夫在一次交通事故中,被馬車輪軋死了。居里夫人非常傷心,可她仍然研究科學,終于發(fā)現(xiàn)了放射性元素——鐳。她用鐳醫(yī)好了許多患有癌癥病毒的人,自己卻死于鐳的手掌。
在我們生活中,蠟燭(那些偉大的科學家們)非常平常。不起眼,可代表著多么偉大的含義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