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西柵(zhà)印象三烏鎮的絲綢織錦可稱一絕。今天我有幸參觀了絲綢加工作坊——益大絲號。在西柵的西部靠近京杭大運河的地方,有一個空曠的場地,也是西柵最大的廣場,旁邊有個高墻大院便是益大絲號了。
加工的原料或加工好的產品都從運河運往各地。進入益大絲號,首先便是各種絲綢錦織。尤其是那些小小的錦織上織出來的龍鳳圖案更是栩栩如生,當然價格也不菲。再進去便是織錦的作坊了。那高大的織錦機可需要兩個熟練的相互配合,放線收線,配上不同顏色的絲線,一張張不同的美麗圖案便讓人應接不暇。而我最敢興趣的卻是那一個個圓鼓鼓的蠶繭了。那白白的身子又是怎樣搖身一變而柔軟的絲綢的呢?一個個白白胖胖的蠶繭首先要由繭娘先用心的挑選出來,再送到里的師傅那里用燙,這時原來的硬繭就變得軟軟的,但你想要用手撕開蠶繭那還是很難的,蠶絲繞成的繭韌性很大,需要用特別的方法來抽絲剝繭,這就是剿絲了。這時繭娘們還要用心地把燙好的繭在冷水中浸開,挑出那些有絲頭的繭,幾十個絲頭拉開便成一根絲線,而對于那些還沒有絲頭的繭則要重新再燙。
啊,這么細致的工作讓我瞠目結舌,一卷絲線那要用多少的蠶繭呀?古鎮的人們當然不會放過小小的蠶繭作文章。你看,白白的蠶繭正是創作的天地。當你拿起彩筆時,小小的蠶繭便成了畫畫的最好原料了。那邊有個師傅正用彩筆勾畫一張臉譜,那略帶夸張的人物一下子就在上面栩栩如生了。我也拿起畫筆,照著臉譜在上面勾畫起來。不久,一個大花臉就在我的手上誕生了,興致之余,連畫幾個,再用紅絲線串在一起,便給自己帶來了許多的快樂。
美麗的西柵,什么時候我一定再來感受你的無窮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