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姑娘披著輕紗踏著輕盈的腳步來了。同時,她帶來了一個隆重的節日------清明節,清明吃團子是家鄉人的習俗。
陽春四月,已是草長鶯飛,又到了采摘艾草的時節了。我與爸爸驅車行了幾公里才到達目的地。一下車,我仿佛聞到了沐浴春雨后艾草的清香,從泥土里飄出來。我們走到田間下路上,我像一名村姑,右手挎著菜籃子與爸爸分頭尋找,像一只無頭蒼蠅這邊逛逛那邊尋尋。
這時,我眼睛一亮,發現了幾株艾草,大聲呼喊:“我找到了,找到了!”爸爸聞訊趕來,我拿著一株草,對爸爸說:“這就是艾草?!卑职致犃撕蠊笮?,說:“傻孩子,真正的艾草并不是這個。你看,艾草葉子呈綠,帶著小小齒輪,葉子背面有一層薄薄的白色絨毛?!闭J識了它,我會在雜草中一眼認出它,過了一會兒,黃頭艾草堆滿了整個籃子。
回到家中,我與奶奶把艾草篩選了一遍,去除雜草。奶奶用水把它們洗凈,放進鍋里,加水。過了幾分鐘,煮沸了,一股清香的味道在廚房里悠來當蕩去。艾草煮好了,等冷卻后,把煮出來的汁液和葉子,倒入早就準備好的糯米粉中。揉啊揉,一只揉到糯米粉和艾草均勻的融合了。此時,一個翠綠色的大粉團就誕生了。奶奶拿出早已準備好的餡,把粉團捏成碗狀,放上餡,慢慢合攏,成了橢圓形,圓形石甜餡,橢圓形是咸餡。包了二十來個就可以蒸了,在鍋里放上架子,下面加足夠的水,蒸到香味出來,再小悶一會兒,就可以吃了。
吃著各種味道綠油油的清明團子,霎時,一股與家人一起祭祖的想法更加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