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到鄉下奶奶家。一路的“小康線”沒讓我們下車走一步就到了奶奶家,還沒等我們開口,奶奶就高興地說:“這下方便了吧,身上沒一點泥巴。”在我記憶中,以前的老家特別窮,全村都是泥濘的小路,房子就是用茅草簡單搭的一間間小房子,要找商店就需要跑幾十里路才能找到。真的變化了嗎?還沒坐下來,我就要爸爸陪我到處看看到底有什么變化了。
一圈看下來,哇,才四、五年,我們的家鄉發展得這么快,簡陋的草房已看不到一間了,政府的“草改瓦”政策真是太好了;那泥濘路變成了一條條筆直平坦的水泥路;村里商店隔幾步就有一個,而且都很熱鬧。
再看學校,爸爸說,我在讀一年級的時候,學校設施非常簡陋,凳子自帶、桌子三人合坐,而且教室也就是幾間破舊的草屋,還有許多家庭因為經濟問題,導致不能上學。可現在呢?可大不一樣了,學校的設置齊全,有寬闊的操場,圖書室,多媒體教室等。我們農村的孩子都可以上網了!爸爸看我很驚訝的樣子,說最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幾年,國家推行了免費的義務教育,使家庭經濟能力有限的學生也能夠高高興興的上學去,減輕家庭負擔。
我的記事也只是這幾年,像奶奶記得了三十年來,經過了多少艱苦歷程,經過了多少風險考驗,一定更是感慨萬千了,我急忙拉著爸爸的手。我利用這個假期一定好好了解家鄉的所有變化,開學講給同學們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