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似乎從我們一出生便與我們有所牽絆。作為90后的我們,崇尚文字,甚至將文字作為一種信仰,希望能在文字中成長。
90后的我們開始流行“非主流”,將叛逆作為我們個性,“在光明中尋找黑暗”。文字,開始改變。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一種不同于古詩的后現代詩歌開始流行,在90后中風靡,90后的我們開始迷戀上它,瘋狂地寫著沒有平仄的詩歌。
直到后來,看到了一篇關于所謂梅花派的文章后,發現這種詩歌被惡搞了,直到現在/我才明白/原來/斷斷續續地說話/就是詩人。
我所居住的地方最終沒被這種文化惡搞,甚至從沒流行過后現代詩歌。
曾經讀過同學的詩(雖然稱為詩,但...),發現似乎我們從未跟著時代流動,依舊徘徊在古人的詩作中,律詩的形式竟然在90后的手中寫出。
看著同學一臉得意的樣子,實在是想K他一頓。
但我卻沒有批判詩歌的資格,更沒有理由管理文字。
曾經看過許多80后、90后的文章,感覺這種奢華的文字離自己太遠,太遠了。但后來讀到一篇極為樸實的文章,沒有特別的經歷,唯美的傳奇,只有一份真摯的情感,完完全全發自內心的情感。
原來,文章并不是一定要奢華的筆風來修飾,寫文章僅僅是為了抒發自己的心,讓自己的感悟得以表達。
文字記敘著一個人的經歷,是人的靈魂變得透明,使執筆者的心因自己的文字而悸動,這便是釋放心靈的文字。
上一篇:墻“美”了,文明卻倒下了……
下一篇:漓江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