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國之觀后感最近,看了電視劇《新三國》后,我反復琢磨,為什么群雄戰亂的局面,后又變成三足鼎立之態,思來想去悟出了兩點:1。善于用人2。善于抓住機會。先說說用人,我認為最會用人的當屬曹操。他在天子窮途末路時,奔襲數百里勤王護駕,到后來挾天子以令諸侯。
從一開始就比孫劉的起點要高得多。所以他能剿滅十六路反叛,官拜丞相,封魏王。其次會用人的當屬孫權。一用周瑜,結果創造了火燒赤壁,擊潰曹操百萬大軍。二用陸遜,先是連敗四次為誘餌,然后火燒連營,保住東吳,至引劉備含恨而亡。再次當屬劉備,他雖用仁義得到五虎上將,求得諸葛亮幫忙,但他事事無成。關羽失荊州,張飛丟徐州。前者高傲情敵,后者酒后誤事。龐統犧牲自己,讓劉備得西蜀。如果曹操敗走華容道時,不讓關羽去,也許就沒有魏國,后面的混戰也許就不再存在了。抓機遇,我認為一是司馬懿。
他在起點較低,從長計議。瞄準了,在曹操的后輩上下足功夫,從輔佐曹丕開始,他只談觀點,提建議,從小官到大官。一路走來雖然跌跌撞撞,但也春風得意,直到司馬懿的后人篡國改朝換代。其次是曹操,挾天子是任何人也不可能有的天賜良機,充分利用這個機遇,權力無限大。師出有名,名正言順,心想事成。再次是諸葛亮,他辛苦一輩子,只能利用自己的才識,抓點小機遇,與前二者不能比,前二者抓的是大機遇,做的是帝王之事,所以他只能當下屬。俗話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只有恰當的人力,人緣,或許能夠創造和抓住機遇,就能夠創造或改寫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