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里呢?"這是出自朱自清先生寫的散文《匆匆》其中的一小段,媽媽很喜歡這段話,她常常說:"時間不等人!"這話不僅是對我學習的鼓勵,而且是她面對"逃走如飛"的匆匆時光的留戀與無奈。媽媽相貌平平,鼻梁上架著一副眼鏡,和藹可親的,但我只要浪費了她的時間,她就會十分生氣,埋怨道:"咳,又浪費我的時間!
"我真是對她的行為哭笑不得。但久而久之,我發現我當初的想法過于幼稚了,媽媽也有過年輕的時候,也有過對未來的美好幻想,也信心十足地把自己的未來規劃得井井有條,但到了實現目標的時候發現夢醒了,自己已經錯過了太多,沒有機會了,所以她十分期待我可以把她的遺憾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便時時要求我珍惜時間,把握每一次機會,做事高效率。說到效率,媽媽總結了經驗,在她不斷地努力學習和勤奮地工作上施以運用,不夸張的講,別人要干一個小時的事情,媽媽只要干三十分鐘就可以做完,這一點我十分敬佩我的媽媽。
媽媽在她朋友眼里是一個珍惜時間、把握機會、做事高效率的人,在我心目中,她是一個萬能人,她不僅會告訴我經驗,而且會給我教訓,更能在讀書中給我以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