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小故事,叫《鞋匠的兒子》。《鞋匠的兒子》這篇小故事講的是林肯的故事。這篇故事讓我知道了批評、訕笑、誹謗的石頭,有時正是通向自信、瀟灑、自由的臺階。
我們都知道,林肯是美國第十六任總統,可他卻是一個鞋匠的兒子。當林肯當選美國總統的時候,整個參議院的議員們都感到很尷尬,因為他們未來要面對的總統竟是一個卑微的鞋匠的兒子。當林肯站在演講臺上的時候,有一個參議員就像侮辱林肯,他對林肯說,請他不要忘記,他是個鞋匠的兒子。
可是林肯卻不生氣,也沒有責怪那個參議員侮辱自己。參議員使他想起了他的父親,最后林肯總結說,自己父親的手藝是無人能比的。所有的嘲笑聲都變成了掌聲。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在一年級的時候,老師是不允許用筆記本寫作業和作文的。可我有一次用了筆記本寫作文,再加上我寫得很亂,老師給我在作文后面寫了一個大大的“亂”字,我當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腦子一片空白,以后我再在筆記本上寫作業、寫作文的時候,再也不寫那么亂了。
人的一生難免會有些挫折。對于這些挫折,我們應該勇敢的去面對,而且要去克服。就像越王勾踐一樣。春秋時,吳國和越國打仗,結果越國大敗,吳王叫勾踐和他的大臣范蠡去喂馬。勾踐忍辱負重八個春秋,終于回到了越國。
回到越國后,勾踐立志要報仇雪恨。他派文種治理國事,派范蠡操練軍隊。他睡柴草,嘗苦膽,不到是十年越國就強盛起來,終于打敗了吳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學會在逆境中生活。
讀了這篇小故事,還讓我明白了家庭出身是不可改變的,但是卻不能決定你的一生。有的人覺得自己的父母地位卑微,就瞧不起父母。雖然父母的地位卑微,但是父母愛我們,我們也應該愛他們,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比如說毛澤東。毛澤東雖然出身于農民家庭,但是毛澤東依然好好學習,努力讀書,最終成為了國家領導人。所以,我們不要埋怨父母無能,瞧不起父母。
人必須要學會在逆境中生活,在逆境中成長,而且要利用逆境使自己更堅強,更強大。并且自己的出身無法由自己決定,但是,我們一生的命運能由自己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