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給你關了一扇門,必然會為你開啟一扇窗。
-----題記
謝坤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人物。謝坤山雖然殘疾,但并非一出生就缺手缺腳,他出生于臺東的貧窮家庭,從童年時就必須幫父母做生意、打工貼補家用。因此謝坤山國小畢業之后,沒有繼續就學,而是到工廠去打工。后來舉家搬到臺北。16歲時,在工廠工作,因碰觸高壓電線而發生意外,四肢都被燒焦,經醫生搶救之后,只救回一條腿,在全家陷入絕望之時,謝坤山的母親勇敢的站起來,告訴醫生,只要謝坤山還能活著叫她一聲媽,就足夠了,自此之后,謝坤山決定不向沮喪投降,反而自己發明了許多方法吃飯、喝水、甚至還開始學著用嘴咬筆習畫。不幸的是,在他跌跌撞撞重新學習生活的這段期間,因意外碰瞎了一只眼睛。
他曾經十分傷心,但只因為母親的那一句話,使他重新燃起對生活的渴望。他用自己最陽光的一面,去照亮那些和他曾經一樣痛苦的人們,幫他們點燃生的希望;他每周做一次義工,去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們;他經常被請到學校去演講,他用詼諧的語言去感動那些純真的孩子。他接受記者采訪時,面帶微笑,看不出這是一個曾經經歷過多少痛苦的人,而且他揮動著截肢后僅存一段臂膀,很風趣的說他的“小手”很可愛。他的勇氣源于他懂得珍惜不完美。
和他相比我們的不完美,是多么微不足道。我要學習他這種勇氣,他這種毅力,他這種珍惜不完美的品格!
不完美,才會使人有對完美的渴望與追求;對完美的追求與渴望,才會使人有積極樂觀的性格;有積極樂觀的性格,才會到達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