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沿海高速下來,途經連徐高速,然后我們邊進入了“沂蒙人民歡迎你”的205國道,車行20公里,就到了古都郯城,這里不僅僅是孔子以之為師郯子的故鄉,還是我爸爸的外公外婆的故鄉,故土里埋葬著仙逝的老人,故土上生活著他們的子孫后代。
太公太婆的墓地在縣城之南的曹中村的一個園林內。我們先在大舅公家稍事停頓,準備了紙錢、鮮果、糕點,一行九人——兩位老人的子孫后代,繞過一所所錯落的庭院,左彎右拐,在一片栗子樹林和玉米地之間有一大塊墓地,這里埋葬這村子里的二十多位故人。太公太婆的墳墓是一個極其普通的土堆。
我雖然沒有見過太婆,就連太公的印象也很模糊了,但我知道,他們是我爸爸的外公外婆,也就是我的先輩。在我依稀的記憶中,聽說太公是一位身經槍林彈雨,轉戰南北的老革命;而太婆卻是一位平凡而偉大的普通農村婦女。如今,他們長眠于此,在他們熱愛者的故土上,在故鄉親人身邊目睹這比他們好上百倍千倍的子孫后代的美好生活,他們一定是含笑九泉的!
我懷著崇敬的心情,跟著大人一起給兩位老人擺上祭品,焚上紙錢,然后磕頭,獻上我們的緬懷與思念,久久的站立著。
然而相聚的時間總是短暫的,在一陣陣稻谷、玉米、大豆的清香中,在一股股柿子、梨子、栗子的甜香中,在親人們聲聲的祝福中,我們依依的告別了這個小村落,我不由得在心中默默地說:“安息吧,我的先輩;再見了,我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