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飄香。今年的秋天煙雨朦朧卻不失往日的詩韻。空氣中彌漫著歡樂,樹梢上飄落著祝福,重陽的溫馨在招手,節日的激情在噴薄。重陽節——一個屬于老人的節日,伴隨著時間的消逝而默默來臨。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漢中葉以后的儒家陰陽觀,有六陰九陽。九是陽數,固重九亦叫“重陽”。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說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重陽節與除、清、盂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里祭祖的四大節日。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并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重陽節是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而形成的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的活動一般包括出游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義,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在民俗觀念中,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一些地方把夏歷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孟子曾說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敬老愛幼是我國優良的道德傳統的精華。
敬老愛老的美德是黑夜里的一盞燈,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股甘泉,是久旱時大雨。美德,其實就是需要幫助時,伸過來的一只溫暖的手;需要談心時,遞上來的一顆火熱的心;需要關心時的一句親切慰問。只有在這種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間的溫馨與美好;才能遠離孤獨,才能欣慰地走完屬于他們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個世界充滿歡聲笑語。
記得有人說,童年是一幅畫,少年是一個夢,中年是一篇散文。回首人生,老年是一部歷史,把握今朝,老年時一面旗幟,憧憬未來,老年是一道風景。
那銀白的頭發是數個夜晚被夜空中的皎潔月光所染,那深嵌的皺紋,是數個白晝被天空中的耀眼陽光所克;那慈祥的雙眼,是千萬顆星星閃爍的燦爛光芒,那微微上揚的嘴角,是千萬朵云彩釋放的絲絲溫柔。老人啊,你的銀發編織著你離奇的一生,記錄著你的一舉一動;你的皺紋記錄著你奇妙的故事,留下你的言語。當皺紋爬滿你的額,手無法撫平,讓關愛順著皺紋,流進眼眶;當童稚寫滿你的眼,手無法抹去,讓愛在前方,亮成明燈一盞。
每當一輪紅日徐徐從東方升起,人們就機械的運轉起來,沒打最后一抹晚霞退去,人們就踩著自己的影子踏著早晨的腳印歸家,生活竟是這般緊湊而匆忙。當你靜下心來,便會發現你和這個社會就像正在閱讀的一部長篇小說,突然漏掉了幾個章節,無法彌補——在老人的和藹可親的慈祥笑臉下,隱藏著一顆不為人知的孤獨的心。我們漏下的——及時對老人的關愛。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老人做一些瑣碎小事,是老人感到溫暖。多幫助身邊的老人,給老人一些心理安慰,乘公交車時給老人讓個坐,幫老人提個行李,發揚中華民族尊老、哀牢、助老、的優良傳統,關愛老人,已成為整個社會的責任,每個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更美好。
空氣中彌漫著歡樂,樹梢上飄落著祝福,重陽的溫馨在招手,節日的激情在噴薄。在這神圣的日子里,向身邊的老人道一聲祝福,藍天作信封,白云作信紙,流星是我們的特快專遞。送清風讓您心曠神怡,送細雨洗去您疲憊的汗跡,送彩虹通向夢想之旅,祝天下老人重陽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