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孝敬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孝”此字看似簡單可意義卻非同凡響,這個字有著博大精深的含義。
在學校,身為衛生委員的我,曾讀在課外讀過許多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如:烈火救母,吸痰救母,陳毅探母……雖然我沒有做過如此感人的孝敬事,但我只愿在家中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能幫到父母解除一些疲勞,如:在爸爸回來之后,為他泡上一杯茶;在晚飯后幫媽媽整理一下餐桌;在雙休日做一頓早餐、打掃一下客廳……這樣的事數不勝數,爸媽養育了我雖然有時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但可以解除爸媽的疲勞也值得去做一做。
父母是世界上最關心我的人。記得有一次,爸爸到合肥去出差了,家中只剩下媽媽照顧我和弟弟。結果,在爸爸出差的第二天(也就是星期六),我獨自一人上完興趣班走回來,卻發現媽媽生病了躺在床上。這時媽媽發現我回來了,便叫我幫她燒一下午飯,努力想起床教我做飯,我擔心媽媽的身體,便急忙叫媽媽躺下好好休息。我來到廚房,開始思考做什么飯好,突然我看到冰箱內有一碗米飯,便想起了媽媽平時叫我做的蛋炒飯,“對,就做蛋炒飯!”我拿定了主意。我學起了媽媽平時做飯的樣子。做起了蛋炒飯。不一會,蛋炒飯做好了,可我嘗了一口,感到有一點咸,可又沒有辦法,只好硬著頭皮端給了媽媽,可媽媽吃了卻一直叫著好吃,還夸我第一次做飯就這么好吃,我聽了舒展開了眉頭,笑了起來。
我已不再是一個小孩了,要學會照顧爸媽。我在家中一直是爸爸媽媽和鄰居眼中的好孩子、小孝星,在學校里,我熱愛班級、熱愛集體、樂于助人的好學生,同學一但有什么困難,我都會去幫助那位同學。孝敬是我們中華民主的美德,就讓讓我們把“孝”傳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