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還小的時候我經常看見這樣一則公益廣告:一個五六歲的男孩看見自己的媽媽很疲勞,男孩就用稚嫩的雙手顫巍巍地打來一盆洗腳水,要給他的媽媽洗腳。
看了以后我覺得這個男孩真懂事,于是我就想我也要做個懂事的孩子。我給媽媽打了一盆洗腳水,用自己的小手慢慢的伸進盆里。洗完以后,我對媽媽說:“媽媽我明天還給你洗。”媽媽溫柔地對我說:“不了,明天我自己洗,你能給媽媽洗腳,我已經非常開心了。”媽媽一個勁的夸我,我心里美滋滋的。這時我心想,媽媽給我洗腳好像是理所當然的,可是給媽媽洗腳媽媽卻感動地流淚了。
我曾經看過一個漫畫,講了當我還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花了很多時間教我用勺子、筷子、吃東西……教我穿衣服、綁鞋帶、系扣子……教我洗臉,教我梳頭發,教我做人的道理,他們都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地教我。你是否記得父母為我們辛勞的付出,所以當他們老時……當他們想不起或接不上話時……請不要怪罪他們。當他們開始忘記系扣子、綁鞋帶……當他們梳頭時不停的顫抖……請不要催促他們,因為我們在慢慢長大,而他們卻在變老……如果有一天他們站也站不穩,請握住他們的手陪著他們走。
從這次給媽媽洗腳的過程中,我體會到,當父母累時,我們應該給父母捶背、洗腳……讓父母把一天的疲憊忘得一干二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