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去了景泰藍制作車間,在路上導游給我們講了一個美麗的傳說。說不準是那一個朝代啦,只知道當時北京城里已經建了皇宮。一天夜里,皇宮里起了一場大火,把擺滿奇珍異寶的金鑾殿燒成了一片灰燼。皇上大怒,就拿宮女、太監們撒氣兒,有的挨棍棒,有的進牢門,有的被砍頭。夠了氣兒,就吆喝來一幫人,給他從灰燼中過篩過籮地清點寶貝。他站在旁邊親自監督。忽然,有個太監捧來了一只瓶子,接著又一個太監捧來一個小罐兒。皇上一見,緊鎖的雙眉一下子舒展開了。咦!這是什么寶貝?怎么從來沒有見過呀!他詢問左右近身侍臣,也都連連搖頭。只見這瓶子和小罐兒,色彩斑斕,品瑩閃耀。皇上愛不釋手,當即傳下一道圣旨,調集京城能工巧匠,限期三月仿造成,如若不然,決不輕饒。皇上的圣旨一下,京城所有的工匠都想起辦法來,可是沒有一個能想起來的。眼看三個月就要到了。在一天晚上哪一個小瓶子忽然放射出五彩的光環,旋轉起來,越旋轉越快。猛然間,光環中現出一個頭戴珠翠、身披彩衫、腳踏祥云的美麗仙女。她抑揚頓挫地說道:“寶瓶如花放光采,全憑巧手把花栽,不得白急花不開,不經八卦蝶難來,不受水浸石磨苦,哪能留得春常在。”老工匠聽了那仙女的話,一時弄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想問問,卻張不開口,說不出聲來。眼看著那仙女一閃身就溶進光環中不見了。他心急如焚,邁腿就追,只聽見“嘩啦”一聲,把身邊的瓶罐撞倒,把他嚇出一身冷汗,睜開朦朧的雙眼,原來剛才做了一個夢。這一個工匠琢磨了夢里仙女說的話終于琢磨透了,開始嘗試的做,通過工匠們的心靈手巧,終于把這個小瓶子仿造了出來,北京開始有了前所未見的彩釉金銀絲瓶。由于當時正是景泰間產品又大多以孔雀藍色為主,所以人們就把這種工藝品叫作景泰藍。這個稱呼后來就一直傳下來了。
我們到了景泰藍制作工廠,親眼目睹了景泰藍的制作。景泰藍的制作大致分為制胎。掐絲。燒焊。點藍。燒藍。磨光。鍍金等復雜又精細的工序。
我看到工人們把薄薄的銅皮敲打成各式各樣的藝術品,再由掐絲工人用銅絲作出上面的美麗花紋,然后點藍工人給他們上上漂亮的顏色,再送到燒藍車間燒制,這是這個瓶子上會出現許多坑洼的地方,這時就要去磨光了,磨光和燒藍要重復2至3次非常麻煩。這兩個工序做完了就要最關鍵的一步“鍍金”。這一個工序要是缺少了這些工藝品就一文不值了,可謂是點睛之筆。經過這幾個工序一件精美的工藝品就呈現在人們的眼前了
在哪里我還看見一個價值120萬的花瓶,光彩奪目,好看極了。如今景泰藍制品已經被大眾所熟知,在國內外都贏得了極高的榮譽。我買了幾個精致的小書簽作為紀念。
上一篇:做綜合性實踐活動有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