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端午日記10字篇一
傳說屈原死后百姓們心痛不已,人們紛紛劃船去打撈他的尸體,因為古代人死后要把尸體埋在土里。可人們怎么打撈也找不到屈原的尸體,有位漁夫把米團和雞蛋等食物丟在水里,說:“大家快丟啊!讓魚龍蝦蟹們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尸體了。”人們紛紛仿效,一位老醫生則拿了一壇雄黃酒,說要把水里的蛟龍水獸藥暈。后來怕米團為蛟龍所食,人們用蘆葦葉包米飯,便發展成了現在的粽子。
每到端午節,奶奶就包了許多粽子,就在鍋里煮,奶奶讓我在門外等著,等著、等著,我就聞到一鼓清香,奶奶喊:“小寶,進來吧。”我走近廚房,香味越來越濃。奶奶打開鍋蓋,一股白煙從鍋里冒出來。
奶奶把粽子盛到盤子里,讓我端到桌上,我把粽子的皮拔開,又軟又白的粽子讓我流下了口水,我一口又一口的吃起來。
我喜歡端午節。
端午日記10字篇二
又是一年端午節。
大清早,粽子的清香飄散進房間。我立即清醒,一骨碌爬起,循著香味來到廚房。桌上,白色瓷盤里靜靜地臥著誘人的粽子。墨綠色粽葉呈金字塔型,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一個立體三角形。粽子身上緊緊地裹著各種顏色的棉線。
我拿起紅色棉線的粽子。聞一聞,有股肉香味兒。哈!肯定是個肉粽。我拆開線,打開一層又一層墨綠色的粽葉,棕色的糯米就展現在我的眼前。果然是肉粽!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粽子,咸咸的,軟糯可口,我的嘴唇、臉頰都留下了粽子的痕跡。終于,咬到肉了。肉又酥又香,在嘴里一下就化了。再咬一口,居然咬到了咸鴨蛋蛋黃,真是讓人驚喜!一枚小小的粽子居然包羅萬象。
吃完粽子,媽媽帶我出去買艾葉。艾葉散發著清香,使人神清氣爽。把它掛在門上,說是可以驅蟲。
端午節,本是一個紀念屈原,吃粽子,賽龍舟的日子。可現在卻很少有人過端午節了,節日的味道也越來越淡。因此,我們要保護好傳統習俗,更好地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端午日記10字篇三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如:春節、中秋節、重陽節……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傳統節日中的——端午節!
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端午節起源于中國,最初是中國人民去病防疫的節日,后來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去逝,便成了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
端午節那天,我們一家人都忙得不可開交。媽媽一大早到市場買了兩把艾葉,掛在門上。奶奶在忙著包粽子,她這一手可行了!只見她一手拿著勺子放餡兒,一手包著棕子,那棕子包得又快又好。而爸爸則忙著去漠江河看龍舟比賽,聽爸爸說,每次的龍舟比賽都很精彩呢。
我跑到奶奶身旁,叫奶奶教我包粽子。奶奶微笑著說:“你要先把一片粽葉弄成一個漏斗形,然后把準備好的米和餡放到里面,再包成一個四角粽子,最后再用粽子葉裹一層,用繩子綁起來就可以了。”我試著做了一個,但看起來真的不像粽子。接著,我又試著包了好幾個,最后終于成功了,哈哈。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
上一篇:2024年小學生冬季運動會日記
下一篇:機械工廠參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