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姥姥家是典型的四合院,挑角掛青瓦的門樓,兩扇黑漆大門,一進去,就能看見迎門墻前有一個半圓型花池,里面有十幾棵青竹,這些青竹長的有七八米高,矮的也有四五米。姥姥說竹子長的很快,有時一天一夜就能長出二三十厘米來,我不相信。
有一次雨后,我去姥姥家玩,看到有一棵剛剛長出來的小竹子,就把一根黑色的細繩輕輕系在上面,并告訴姥姥誰也不許動我做的記號。兩個星期過去了,我想起了那一棵被我做了記號的小竹子,就跑去看,卻發現十幾天前的那棵小竹子竟然長到兩米多高了。說實話,如果不是上面那一條黑色的細繩,我可能就會認不出來它了!突然,一個問題出現在我腦海里,把我給難住了:這些竹子在十幾天內就能長到兩三米高,但是卻沒有長粗,難道這些竹子不會長粗嗎?如果它像長高的速度那樣長粗,黑色細繩早就會被掙斷掉下來,因為我系的繩子并不結實。
我追問姥姥有沒有人動過那根黑色的細繩子,姥姥說沒有人動過的。這就奇怪了,我仰頭看著竹子自己問自己:“這些竹子不會象樹木一樣長粗嗎?”回到家后,我上網查了查,這是因為竹子是單子葉植物。單子葉植物莖的構造和雙子葉植物有很大的區別,最主要的區別就是單子葉植物的莖里沒有形成層。原來,竹子是禾木科植物,它的莖沒有形成層的構造。許多樹木都會越長越粗,可竹子就不同了。在雙子葉植物的莖里,有一個一個的維管束,維管束的外層是韌皮部,內層是木質部,在韌皮部與木質部之間夾著一層薄薄的形成層,樹木長得那么粗全都要靠它。形成層是最活躍的,它每年都會進行細胞分裂,產生新的韌皮部和木質部,于是莖才一年一年粗起來。而單子葉植物的維管束,外層同樣是韌皮部,內層是木質部,但是韌皮部與木質部之間,并沒有一層活躍的形成層。單子葉植物的莖,只有在開始長出來的石斛能夠長粗,到一定程度后就不會長粗了。所以竹子一出地面,它的粗細就被決定,在以后的日子里,竹子只能長高,不能長粗。
看到這里,我心中十分高興,因為我又解決了一個問題,又學到了一個新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