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定都聽過《春天的故事》這首歌吧,你們喜歡這首歌嗎?也許你們認為她只是一首平凡的歌罷了。
然而,我們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卻對它情有獨鐘。因為在他們的心里,這不僅僅是一首美妙的曲子,她更是改革的春風,吹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吹綠了神州大地。“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這位老人懷著對中華民族強烈的責任感和愛國心,在風燭暮年,手揮神筆為祖國設計藍圖,譜寫新曲。是他面對十年動亂國民經濟瀕臨崩潰、物資極其貧乏的局面,以超人的智慧與魄力,大膽喊出:“發展才是硬道理,不改革不行!”他的喊聲如春雷炸響,驚天動地,震醒了中國——這頭沉睡的雄獅。從此,我們的祖國結束了固步自封,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春天,翻開了歷史的新篇章!掐指算來,從鄧爺爺提出改革開放到現在已有三十個年頭了。
三十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只是一瞬間,然而,這一瞬值得歌頌的豐功偉績卻比天上的繁星還多,比喜馬拉雅山還高,比太平洋還深!改革開放的三十年是中國經濟迅速騰飛的三十年。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為我國交通提供了便利。鄉間公路村村通,許多汽車開到了尋常百姓家中。農業機械化,把農民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使農民在各行各業都能發展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農民的生活由溫飽變為小康。許多農民在城市定居,城市人口迅速增加,這成為我國經濟騰飛的一個標志。改革開放三十年,是教育事業穩步發展的三十年。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許多有志青年,刻苦學習,如愿以償,考上了大學,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推動著改革開放的發展。1983年,鄧小平爺爺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廣大教育工作者,銳意改革,積極學習,更新觀念。同時,政府投巨資改善辦學條件。學校有電教室,教師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授課,改變了過去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張嘴傳授知識的狀況。一滴露珠能映出太陽的光輝。改革開放的豐碩成果體現在各行各業,方方面面。中國加入WTO,香港、澳門順利回歸,奧運會、世博會的成功舉辦,“神六”、“神七”的順利升空等,無不標志著中華民族的騰飛。物質文明體現了經濟的發展,精神文明標志著社會的進步。改革開放以來,全國人民思想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黨領導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戰勝了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2007年我國南部幾個省遭遇了百年不遇的低溫天氣、冰雪災害;2008年5月12日,一場突如其來的地動山搖,坍塌了四川汶川,震驚了世界,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樹,又發生一起震驚中外的地震……,
面對災難,中國人以“泰山壓頂不彎腰”的大無畏氣概,開展了氣壯山河的斗爭。全國人民積極捐錢捐物,為了救助因失血過多的遇難同胞,獻血的隊伍排成一條巨龍,人們一等就是幾個小時,十幾個小時……蒼天為之驚嘆,大地為之動容。在性善性惡的千年辯題中,中國人關于群體的自信,民族國家不可或缺的向心力在瞬間得到凝聚。整個世界找回了愛的尊嚴。
不期而至的災難定格了那么多崇高,凝固了那么多神圣,引爆出那么感動。伙伴們,未來是屬于我們的。我們現在還是一名學生,我們正在淋浴著改革的春風。在這個改革開放的時代,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將來把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建設得更加和諧,更加美好!相信改革開放的40年、50年、60年,祖國會因為我們的存在,變得更加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