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了,太陽曬屁股了,還要去補習班呢!”朦朧中,又聽到了那熟悉的聲音。十年了,不知道有多少個早晨聽到這些話了!媽媽總是這樣嚴厲,但這對我來說,只是家常便飯,我已經習慣了。
小時候,媽媽很疼我,教我吃飯、走路、說話,整天和我在一起,每分鐘都離不開我。對我印象最深的當然是對我的關愛了:記得有一天下午,媽媽問我晚上想吃什么飯,“我想吃火燒。”我說。“火燒,好!”說完,媽媽就想騎著電動車去火燒鋪買,這時才發現車已經借給鄰居用了。“算了吧!”我無奈的說。“不行,人想吃什么就是身體缺什么,我給你買去。”我以為她在說著玩兒,沒電動車怎么買?不知過了多久,只聽門“咣當”一響,是媽媽,她買回來了!原來她是走著去的,可相隔三四里路呢!
我很驚訝!“沒事,鍛煉身體嘛!”她氣喘吁吁的說。我知道媽媽身體不好,她這是在勉強。我很慚愧,小時候媽媽為我做事情,現在我長大了,這些事我自己能做了,還要媽媽去做,我真沒用。
現在我長大了,也沒有小時候那么自在了,學習的壓力和生活的煩惱都統統注入在我的身上,在關心我的生活之余,她對我的學習也非常嚴厲。我就如同一只小鳥被關在籠子里一樣:輔導班啊,練字啊,看書啊,作業啊等等。每當看到別的孩子在外面玩,而我卻在拼命的學習,干不好還要遭受“男女混合唾沫攻擊”的時候,我的心里難受極了!
天長地久,我漸漸的發現媽媽是對的。沒有媽媽的嚴厲,我的學習成績也不會提升的那么快;沒有媽媽的嘮叨,我也不會那么聽話;沒有媽媽的關愛,我也不會健康的成長……
是啊!世界上最偉大的人莫過于母親了。正如《游子吟》說的“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孟郊的名句,用來形容母親再好不過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其實就是“小草難以表達對陽光的愛。”我們要盡自己的全力,報答母親,為母親做貢獻!
要說誰是古今中外感情最深,而且最難以讓人了解的人,我想大家已經知道了,對,就是母親!
說著這些,我似乎又聽到了母親那如雷貫耳的聲音:“在那里閑著干什么,還不趕快學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