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時代,我是快樂的,父親是悠閑的,他每天早晨騎著那輛紅色的摩托送我去幼兒園,在那陡陡的路上,父親總是一遍遍地對我說:“羅欽坐好,爸爸送你咯!”一路上,我們說說笑笑,混雜著摩托車的馬達聲,一下子就到了幼兒園。我卻硬把爸爸的手抓住不放,這時爸爸就會哄我說:“不好好學習,你衣服上的大老虎就會吃了你!”我當然立刻放手,爸爸放心的把我交給老師,才放心離去。細節(jié)之中見出父親的細心父親回家總是很早,有時他也會提著一把葡萄站在門口,將葡萄放在桌上,一顆顆地剝給我吃,一邊剝還一邊給我講他童年的故事,講得繪聲繪色……
日子是清閑的,家庭也是和睦的,記得買鴨子每次都是我吃鴨腿,這種生活很快樂。幸福和諧的家庭氛圍后來,父親開始忙碌了,他不再喜歡清閑的生活,他開始不斷工作。他不再有時間每天給我講故事,每天帶我上學放學的人也不知什么變成了媽媽,我可以天天吃好吃的,也可以讓爸爸買許多好玩的,可一切是那么不適應,總覺得缺些什么。筆鋒轉(zhuǎn)折,寫生活的變化記得年幼時那次,我正與爸爸一起逛商場,右手拉著爸爸的大手,左手拿著好喝的牛奶,真是舒服。
可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爸爸的手機突然響起來,他接了電話,與那個人說了很久。過了一會兒,他又給媽媽打了個電話,然后回過頭和藹地對我說:“羅欽,爸爸有事回去,我叫媽媽來接你,你就跟她回去好嗎?”“不!你一天到晚都是這樣,從來沒有好好地陪我”我好生氣。“孩子,你不能這么任性!爸爸工作是為了你,你就聽話啊!”爸爸語氣變得嚴厲了。爸爸還是走了,我呆呆地被媽媽帶走,心里十分失落。“呆呆”一詞寫出我的失落再后來,父親工作更加忙碌了,他與許多人開始合作,時間少得不得了。我很難在餐桌旁看見父親,也習慣與媽媽、奶奶一起用餐了,習慣了在晚上11點或12點聽見父親按門鈴。我知道爸爸這么努力的工作全是為了我,但我寧愿不要這一切,我要的是美好、清閑的生活!
但父親卻依然努力工作,出去游玩時只有我與母親兩個人的影子,逛商店時也沒了父親的手,上補習班也沒有了父親相送。父親太忙了,盡管他仍然愛我,愛母親、奶奶,愛這個家,但我們相處的時間少得可憐。他又要顧于工作,又要操心我的學業(yè),甚至于我的生活。獨自睡覺時,我手里捏著床鋪回想著以前的生活,不知不覺流下了淚。我多想回到以前,回到父親為我剝葡萄、講故事的日子。盡管家還在變化著……
上一篇:《秘密花園》——讀后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