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詩人常建懷著寄情自然的情懷寫下了這首《題破山寺后禪院》,而今,我也懷著走近自然的心情寫下了這片文章。這天,在緊張的期中考試結(jié)束之后,學(xué)校將我們帶到了共青森林公園,讓我們在優(yōu)美的景色下,痛快地舒暢自己的心情。剛走進共青森林公園的大門,就見眼前綠油油的森林一片,一條小石徑彎彎曲曲地通向森林的深幽處。
我?guī)ьI(lǐng)小組的隊員領(lǐng)好票,順著小路,向林中跑去。跑了一會兒,就見在樹林與水的環(huán)繞中,幾個建得像童話中的景象的游樂設(shè)施不間斷地工作著,空氣中不斷傳來笑聲與激動的叫聲。由于隊伍太長,我不愿浪費時間,只是一心想看到更多美麗的景色,就帶著組員們繼續(xù)奔跑,進入了一條青樹小徑,周圍很靜,還沒有別人到這兒,就放慢腳步,慢慢欣賞,忽然,眼前出現(xiàn)了一條橫向的軌道,軌道是源自林深處的,我禁不住好奇,站在軌道上,順著它望去,但看不到100米處,軌道就轉(zhuǎn)彎,被灌木埋沒。我將這一美景攝下,想象自己坐在一列小型火車上,趴在窗口,打開窗子,聽著輪子的滾動聲,聞著撲面而來的清新空氣,看著飛速移動而連成一片又時而夾雜著繁繁彩點的綠屏,順著軌道行駛著,真是和童話中的情景一模一樣。
我們小組的一個人太癡迷了,走火入魔一般地順著軌道走了進去,忽而看到了一個禁止通行的小木牌,才不好意思地走了回來,我們痛快地笑著,然后繼續(xù)行進,找到了一張石桌,鋪上餐布,在鳥語花香,清水綠樹旁野餐,那感覺,真是“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不覺的,時間已接近集合了,我們一再流連,才依依不舍地回到了車上。沒有水泥,只有塵土;沒有高樓,只有大樹。這才是自然。走近自然,才能“空人心”,走近自然,才能“悅?cè)诵浴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