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851年第一屆英國倫敦世博會到即將到來的2010上海世博會,從晶瑩剔透的英國式水晶宮到舉世聞名的法國埃菲爾鐵塔;從美國的自由女神像到費城摩天輪;從圓球尖塔組合到日本的太陽女神;從比利時的放大了一億五千萬倍的原子結構模型建筑到紅色的世博中國館……人類已經走過了158年,世界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今天的上海,必將成為繼北京之后的焦點,將吸引世界的目光,因為世博會不僅僅是上海的,也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我很幸運,因為我出生在上海,我也在思考:高聳入云的金茂大廈、東方明珠以及演繹世界速度的磁懸浮列車,正在告訴世界上海的發展。我們除了可以和世界各國的客人一同見證姚明的高度、劉翔的速度、常昊的精度、王勵勤的力度之外,作為普通的上海學生,我該為世博做些什么呢?我能用自己的特長為宣傳世博出份力嗎?
農歷新春前,我的書法老師組織了“送春聯下鄉”的活動,他說,要把上海的問候、上海的文化、上海世博的宣傳送給千家萬戶。1月22日一早,由大學生、中學生和小學生組成的書法團成員一行16人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江蘇省江陰市顧山鎮。鎮警務署門前寬暢的場地上早就擺開了許多大桌子,鋪著氈墊。大紅色的橫幅傳達著鄉民的熱情與期盼。我們精心準備的春聯有:“金牛奔盛世,紫燕迎世博”;“牛主乾坤春浩蕩,人逢世博氣昂揚”;“瑞雪迎春到,金牛賀歲來”……老師規定每人最少寫兩對,但如果村民有需要,必須滿足他們,因為我們是來宣傳上海世博,是來為他們服務的。
當地村民的熱情真的出乎我預料,上聯剛寫完墨跡未干,已有村民搶在手中并對旁邊的人聲明:“這是我要的,你等下一對吧”。就這樣,從上午九點到十一點半,我們這些“書童”站在場地上不停揮毫,老師和鄉政府、鎮政府官員不停幫我們裁紙、添墨;江陰市電視臺的記者和攝影師忙著攝像、拍照。楷書、行書、草書,“智體”、“歐體”、“顏體”……老師為我們的表現驕傲,村民為我們的作品叫好,村鎮領導感謝我們送來了上海的問候和世博的宣傳。這一刻,我體會到了自己的存在價值,我真的很開心。
2010年是對上海城市精神文明的重要檢閱。遙想2010年世博會揭幕時,我已經13歲了。我一定會與家里人一起前往參觀,當好文明的東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