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的事的確不少,然而,最使我后悔的事卻是一件不起眼的、兄妹之間發生的小事。
那一年暑假,我獨自來到故鄉崇明,在叔叔家做客。一天,吃中午飯,飯桌擺在院子里,院中除了幾條黃狗外,還有幾只踱著方步的母雞和一群“嘰嘰”叫著的小雞。我邊吃著大米飯,邊看著雞尋食。
我故意用筷尖挑了些米飯在地上,不一會兒,雞就發現了,急忙圍攏來,搶吃大米飯。“不要用米飯喂雞!”堂妹在旁邊叫了起來。“喂幾只雞用得了多少米?”我滿不在乎地答道。一邊說,一邊還在喂著。
“不要用米飯喂雞!它們有糠吃,有菜皮吃!不要糟蹋糧食!”堂妹簡直是大聲嚷起來了。
“要是你嫌我浪費你家的糧食,明天我讓爸爸從上海的米店買它幾十斤賠你就是了!”我也叫了起來,就像吵架似的,一氣之下把碗里的飯都喂了雞。小雞們吃得更起勁了。
“不要喂,這是大米飯!”堂妹大聲叫嚷著,想拉住我的手,不讓我再喂,可她哪能拉住我。
“不要說了,敏敏!”叔叔在一邊插話了。
“不,我就要管!”堂妹撇著小嘴。
“啪!”叔叔打了堂妹一下,“他是你的堂哥,上海來的客人,是到我們家來做客的,能這樣對待客人嗎?”委屈的眼淚從堂妹的眼眶里滾落下來。這頓飯自然不歡而散。
回到上海,我把這件事從頭到尾告訴了爸爸,最后還憤憤地吐出“堂妹真小氣!”幾個字。爸爸認真地聽完我的話,然后要我背《憫農》這首詩。我于是搖頭晃腦,一字不差地背完。爸爸要我解釋這首詩,我支支吾吾解釋不出來。爸爸解釋了一遍給我聽,最后語重心長地說:“曉星,你的堂妹生長在農村,她見過農民是怎樣在風風雨雨中勞動。我相信如果你也生長在農村,就會像堂妹一樣珍惜糧食的。”
唉,我好后悔啊!我連未上學的堂妹都不如,竟還理直氣壯地和她爭辯。唉!我真不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