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山海經》夸父逐日
一篇短小精悍的古文,講述了古代人民追求探索大自然的傳奇故事。朗讀,我聽到了追尋陽光的腳步,由遠而近,穿越千年歷史,蔓延至今。
梵·高,向日葵。那大片的金黃充斥著整個畫面,那里,蕩存著陽光的鍍金。
爛漫的向日葵,仰著她碩大的花朵,沖著太陽微笑,她的追求是陽光般的輝煌。“采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的追求,是菊花般的隱逸。“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的追求,是蓮花般淡如水的君子之風。“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游的追求是梅花般不屈的堅毅。“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劉禹錫的追求,是無畏的高潔傲岸。
追求,不論大小高低,部分賓貴卑賤,都是那最美的太陽,促使人尋著陽光,去奔跑,這時,每個人都是夸父,去征服世人,也征服自己。
因為追求共產主義,所以馬克思不顧生活貧困拒絕了普魯士的收買利誘并宣布“我不允許資產階級把我變成造錢的機器”;因為追求責任,所以徐本禹放棄讀研機會去條件艱苦的貴州偏遠山區支教;因為追求正義,王選頂著無數冷眼從事日軍侵華細菌戰受害者調查和對日民間索賠工作;因為追求真理,布魯諾寧愿被火活活燒死也不放棄自己的科學學說。
夸父,或許只是一個幻想,但他的追求精神是楚楚生輝的。每個人都有信仰,有追求、有理想,那就是動力,就像燦爛的陽光;然而,陽光不會一直普照,會遇到黑暗。“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沖過去的”——這句話,沒錯!為了追求,犧牲一切,包或生命,是無悔的。就像夸父,死后還為人類造福——“棄其杖,化為鄧林”,以及他不朽的精神,這,不只有夸父——
英國斯科特一行,雖然在探索南極的挑戰中失敗了,但他們追求探索、誠實守信的意念使他們頂著巨大壓力與悲苦堅持返程,雖然無一存活,但他們所追求的精神感動、影響了世人。美國“挑戰者”號的七位宇航員為人類航空事業獻出了寶貴生命,但他們追求的責任感、事業心、自尊和鍥而不舍,得到美國總統里根以及全人類的贊揚。
追尋夸父的足跡,追尋陽光的腳步,追尋無悔的青春追尋炫麗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