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間沒有了愛,世界將會失去原本的色彩,如果人世間沒有了人與人之間的愛,旱災中的人們,廢墟下的人們,將會永遠與這個美麗的世界告別。每一個中國人都有一顆溫暖的心,他們用這顆心溫暖著每一個受災的人,在2010年,我國省西南地區無任何降雨。春天是個美好的季節,萬物復蘇,大地變暖,所謂一年之計在于春,在春天這個農民耕種,人們朝氣蓬勃的季節里,持續高溫少雨致云南、廣西、貴州、四川、重慶五省區市旱情加劇。部分地區遭受了六十年甚至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災。
在旱災中有許多孩子喝不到水,他們對水的渴望,對水的期待,那種眼神是多么令人難忘,他們看著那些水,那種渴望不可及的表情,是多么讓人心疼,他們裂開的嘴唇,是多么令人心酸。在干旱的地區,孩子們舍不得多喝一口水,在那里,水就像金錢一樣重要,在那里,孩子們知道,喝一口水很不容易,所以他們很珍惜那一滴滴水。
在大城市里,我們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十二三歲的我們還在媽媽的懷里要撒嬌,而在干旱的地區,十二三歲的孩子已經懂得要把水節省下來給自己家人喝,在學校里,同學們舍不得喝一口水,他們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家人,他們在想,媽媽、爸爸,今天喝到水沒有?今天的我們自己喜歡的東西不肯給他人分享,而今天災區的孩子們,卻懂得珍惜那一滴滴水,今天的我們沒能體會到水的重要,不斷地浪費再浪費水,從不曾想到災區的孩子是多么渴望水。
在干旱的時候,記者前去災區采訪,一個十三歲的男孩沒能發到水,他害羞地指著記者包里的半瓶礦泉水說:“叔叔,可以把這瓶水給我嗎?”記者毫不猶豫地把水給了這個男孩,男孩拿到水后,不是擰開蓋子喝,而是遞給了旁邊三歲的妹妹,他看到妹妹臉上滿足的表情,開心地笑了。十三歲的男孩就懂得“孔融讓梨”的道理,而我們卻不肯把自己喜愛的東西給他人分享,看到好吃的,我們第一個想到的不是爸爸媽媽,而是拿起筷子就往自己碗里放,等到吃不下,吃膩了,才肯分給爸爸媽媽。我們的潛意識里沒有他人,只有自己,我們是如此地自私自利。
如果換做我們在災區里,或許我們不會像那個男孩一樣偉大,我們或許會把那半瓶水喝的一干二凈。我們節省一塊錢,災區的孩子就能擁有一瓶水,讓所有的中國人用溫暖的心去關懷著每個災區的孩子吧!